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蜿蜿蜒蜒从青藏高原向东奔腾,在流经吕梁山脉中段的时候,宽阔的河面突然受到两处激流浅滩的挤压而出现了一个相对狭窄的出口,原本平静的河水陡然磅礴喷涌起来。这样的激流浅滩,生活在吕梁黄河岸边的人们称之为“碛口”。
当清朝晋商驰骋全国的时候,碛口古渡的名声也被黄河水的涛声传遍四方。那时候,”走西口”的晋商在内蒙包头一代买卖的商品,装船后,沿黄河顺流而下,到达碛口后,因水流湍急而无法继续走水路,只得在此停泊靠岸,卸下自晋、陕、蒙、甘而来的货物,再走陆路送至全国各地。反之亦然,东南及中原地区的物资由陆路在碛口中转,再由水路送抵西北塞外。粮食、药材、布匹、盐、油、器皿….你能想到所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丰富物产,都会在碛口集散,成就了这一个辉煌的水旱码头,舟楫叠岸,人影憧憧,昼夜不止。
占着地利的碛口自然也缺不了天时与人和:从明清到民国,晋商推波助澜,古镇上看到的乔致庸票号,孔祥熙的商埠,无不写满这个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商业注脚。“物阜民丰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 每个在碛口讲解的导游姑娘都会熟练念诵这一句。曾经车水马龙、商贾如云的古渡口,承载着晋商们升降沉浮的财富梦想,沿着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一路穿行。而兴旺过后也无可避免地衰落过:黄河的泛滥水灾,近代公路交通的发展,使碛口的繁荣终随水路的式微而逝去。不过,看着黄河在这里转弯,碛口人就知道,一个时代也会不可避免地转弯,而转角的尽头总会有新风景。
位于古镇山头的黑龙庙是碛口的唯一算得上是景点的地方,从停车场一眼就能望到。站在黑龙庙的山头,黄河水自北而来,湫水河由东向西汇入黄河,卧虎山横亘在镇北。黑龙庙的修建是为了保佑往来船只出入平安,据史料记载,修建装饰黑龙庙时,有400多家商号捐款。其始建于明代,后有多次增补修缮,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建筑布局对称合理。
由停车场的大门拾级而上,穿过几户窑洞人家,很快就能来到黑龙庙的正门:正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门楼,两层建筑全凭八根大木柱支撑。其门两侧槛联就是著名的:“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同时,黑龙庙也是个戏楼,每年依旧有戏班来此唱戏,庙内的戏台传音效果很好。因为黄河的对岸就是陕西省,所以有“山西唱戏,陕西听” 的说法。这里过去几乎每天都在唱戏还愿,就算没那嗓门,你也可以在这里吼上两句,感受一下碛口商人唱“愿戏” 的情景。
站在黑龙庙的山顶,远方晋陕高原的群山绵延起伏,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在碛口滩波涛翻滚,虽已繁华不再,但依旧可以从那波涛翻涌的黄河水中想象昔日古镇的景象。
碛口说大不大,明清时期的碛口镇已有非常合理的城建规划布局,它依照功能划分为三大区:即以码头、大型粮油货栈为主的西市街,以银行等服务性行业为主的高档商业区中市街和骆驼骡马运输店为主的东市街。如今的碛口街头,你依旧可以从东、中、西三条主路上,找到昔日的驿站、商道、货栈、票号、当铺、镖局、庙宇。
主商业街——中市街上悬着新题的牌匾,大多数门店卖的是手工艺品和日用百货,和上面悬挂的“十义镖局”、“祥记烟草”、“永裕店”等牌匾没有什么关系。你甚至可以在中市街的路边,找到孔祥熙的义记美孚煤油公司(没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Mobil,那时就有中外合资了),只是这些店铺大多数都已被改造成客栈或商铺,除了门外那破旧的招牌依旧提醒着人们往昔的车水马龙。
走在碛口街头,沿街店铺最气派的那些,一定都被改造成了客栈。若有在碛口留宿的想法,可以选择黄河边的黄河宾馆和碛口客栈。
前者黄河宾馆是一座五层复式的窑洞,前身为荣光店,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甚至更早,主要经营粮油生意。后者碛口客栈的前身叫做“四和堂”,是碛口鼎盛时期以仓储兼转运批发的粮油货栈之一,亦是当时碛口最大的油店。此建筑据说可以追溯到淸乾隆年间。后因四人合股做生意,由此起名“四和堂”,寓意四人同心合力,和气生财。1940年,八路军120师在四和堂原址投资开办了“商行”,专营过载货物的运转,繁荣了边区经济。一直到了2005年,随着碛口的名声渐起,才有人集资修复了客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再现了“承载商埠古韵,充满民族气息”的百年老店古风貌。两家客栈均提供停车位和独立卫生间,价格也很亲民,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体验窑洞里的生活。
如今的碛口古镇,即便在暑期的旺季也很少能见到拥挤的人群,除了来往晋陕之间的自驾客,更多的是来此写生的学生。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次来到碛口和附近的李家山采风,就此吸引了大批美术爱好者,在古镇里,除了老人,见到最多的就是正在画画的学生。
繁华早已远去,但壮美的黄河景色、古朴的晋商建筑,使这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让碛口古镇显现着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那些烈日下开裂斑驳的石墙木门,每一块灰暗的砖瓦,都写满了岁月冲刷的痕迹。沿黄公路傍镇而过,往昔的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伴随着那些留在先祖古宅里悠然生活的晋商后裔们,就轻易地浮现在眼前,栩栩如生。
食
碛口镇上的客栈大多兼营餐厅,古镇入口左侧也有类似大排档的地方,这里的用餐选择颇多,大多也都为陕北特色。排挡的墙上都会贴上美食的叫法和照片,其中最多的就是:炒恶。所谓炒恶,就是将土豆煮熟,去皮,用一种专用的面食工具挤压成细条后,和于土豆泥,后加入淀粉煮熟晾凉。“恶”一般炒着吃,晾凉的恶片切成厚片,与时令蔬菜一同翻炒,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加入西红柿,辣椒,胡萝卜或者豆芽等等,口感筋道爽滑有韧性,很像魔芋,这种食物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得到。
除了炒恶,当地还有合楞则:依然是土豆粉制品,将其搓成小圆球状,以醋、蒜汁、辣椒、香菜等拌成调和,一粒一粒夹起沾食,合楞则本身没有过分的味道,调味相当重要。
三片瓦:一道炒菜,端上来是三块老豆腐。淋肉末卤汁,豆腐才被赋予味道,激发出豆香气,豆腐和面食一样是这里的特色。
碗秃:凉菜,不透明的土豆粉拌上黄瓜丝和花生碎,再加上醋,很像凉皮凉粉的做法。
住宿,到达和离开
先做好心理准备,碛口的住宿条件有限,和城市里的快捷酒店也不能相提并论。除了上文中推荐的位于古镇内的黄河宾馆和碛口客栈外,在古镇对面的碛口桥边,还有很多住宿和农家乐可以选择。
自驾是前往碛口古镇的最好方式,由碛口古镇出发,向北可以前往陕西榆林佳县的香炉寺,向南可以把行程拓展为延安或者壶口瀑布一带。
自由行的游客一般会选择从吕梁出发前往碛口古镇。吕梁市区(离石)前往碛口,需要前往一个当地人称为纪念碑的丁字路口,丁字路口位于吕梁市红十字医院的河对面,在此可以找到绿色的小巴前往碛口,车费约15元,坐满发车。小巴停靠在碛口湫水河对岸,需要步行过碛口桥才能到达古镇。回程大巴的发车时间也不固定,最晚一班回到吕梁(离石)的小巴通常在16:30左右发车,最好还是跟司机提前确认。
李家山村距离碛口约6公里,可以在碛口古镇大门前包车前往,包车费约50-100元,司机可以顺道讲解。在碛口桥边也有当地村民乘坐的小巴前往李家山村,小巴发车时间不太固定,车费约5元。如果有时间和体力,也可以徒步前往李家山村,从碛口出发,过湫水河后稍向右走200米,后往左手边陈家恒村方向的公路上山,遇到所有路口都往右转,总共步行约1个多小时即可来到李家山村的上方,沿途还可以俯瞰对岸碛口古镇壮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