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多回到达圣地亚哥机场。圣地亚哥虽是首都,机场却很小,不及我国二线城市的机场豪华气派,一层到达,二层出发,左边国际,右边国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一层出来,拉客的黑车司机不断涌到你面前吆喝着“taxi taxi”,连正规的出租车司机也需要混在一堆黑车司机中奋力揽客,因为也没看到机场常见的那种排队的出租车以及排队打车的旅客,我们稀里糊涂就被一个穿着马甲制服以及手里拿着一个到各个酒店的价目表的司机拉上车(我们只好认为这就是正规的出租车),局面之混乱始料未及。感觉我像是夜晚出了中国某二线城市的火车站,立马陷入了一片黑车混战中。
夜晚路上车不多,圣地亚哥机场离市中心也不远,很快就到了酒店。办完手续想去楼下找个便利店买点吃的喝的,在楼下问了酒店服务员哪里有便利店之类,服务员给我们指了个方向,然后尤其嘱咐了拿着手机的我需要把手机放好。虽然我不知道拿着手机是有被偷还是被抢的风险,考虑到此时已入夜,来自当地人的友情提醒顿时搞得我们很紧张。走出酒店,这个离繁华地带武器广场不足十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地上散落着塑料袋、废纸、矿泉水瓶等各种垃圾,让你怀疑这里白天是举行过什么聚会活动,大部分商铺都已关门。因为情绪过于紧张,我已经顾不上观察其他了,按照服务员指示的方向也没找到他说的商店,加上那个巷子看上去有点阴森,我们立马放弃寻找,还是赶快回酒店吧,然后像逃难一样火速逃离这“危险”的世界。
以上,在我到达圣地亚哥短短两个小时,机场的混乱和市区的脏乱就是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本以为渊博的Z同学可以在南美的土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南美人民留下智慧的声音,可谁想到他竟惨遭腹泻折磨,勉强开会一日,卧床休息一日。接下来的两天,我凭借一己之力暴走圣地亚哥。来之前,我就已耳闻南美治安堪忧,虽然很多人说智利在南美算好的了,还是能看到很多人在游记中说丢手机、丢钱包、更甚者丢护照的,说是小偷尤其会对明显的游客下手。想到我身上还要挎个醒目的相机,就像提醒小偷快来偷我吧,加上连宾馆的工作人员都提醒注意防盗,可见局势有多凶险,我顿感亚历山大。第一天,我是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心情走上圣地亚哥的大街,一路我都紧紧地抱着胸前的相机和双肩包,身上只装了200块现金。因为精神高度集中,时时刻刻提防身边的每个人,一旦有人靠近我,我立马警惕地躲开,一天下来,极为疲惫。尤其在游记中案发高危地点的武器广场,我像神经病一样警惕地注意着身边路过的每个人,我这副四处打探的诡异样子估计别人都要把我当小偷了。倒数第二天晚上就差最后一步回酒店了,刚准备放松警惕,结果地铁上还有个好心的姑娘提醒我不要把相机露在外面,因为双肩包被我们装了三瓶酒,我只好把相机挂在里面,然后冲锋衣裹在外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安全度过了在圣地亚哥的几天。我侥幸这几天没有被偷,不代表这里治安就好,因为连本地人都在提醒你注意安全,可见并不太安全。但坏人是抽象的,幸运我们并未遇到;好人却是具体的,友善提醒我们的宾馆服务生,地铁里主动为我们指路并在下车时再次主动提醒我们注意相机的地铁女孩。以上种种,我竟不知道要如何评价,可能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吧,既有无处不在的小偷觊觎你的钱财,又有善良的人们提醒你注意安全,他们同时生活在这个城市,使你无法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将他们统一概括,这个世界也从来都不是只有单一的色彩。
尽管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脏乱印象不断强化后出现小幅反转,但这仍是我见过的最脏乱的首都之一。在圣地亚哥的大街小巷闲逛了两三天,街道上散落各种垃圾是常态,哪怕如武器广场这种城市中心区域的繁华地带,就在著名的天主教堂旁边的巷子,地上挤满了出售食品快餐的小摊,不到一米远的路边台阶旁则流淌着不明所以的液体,各种未吃完的剩饭垃圾随处丢弃,有的垃圾竟是漂浮在这流淌的液体上,如此脏乱不堪的场景应该是在90年代的中国城市里出现的。然后更让我惊诧的是,安第斯山雪水融化汇集而成、贯穿圣地亚哥城市缓缓流过的马波乔河竟然遍布垃圾。加上冬天水量较少,大片的河床浮出水面,河床上垃圾如山,有的垃圾顺水流淌,却也依然有鸽子在河面上飞翔。期间路过一个废弃的桥,桥都锁住了,垃圾却并没有被锁住,天知道垃圾是怎样布满桥面的。本以为沿河行走会是一种享受,但谁能想到竟然会有这样一条垃圾河…..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城市的河流如此脏乱,我印象里城市中穿流而过的河流都会给城市带来生机与灵气,看来我这个印象需要更新一下。
但非常奇葩的是,后来我们坐车去瓦尔帕莱索,途径城市的东边和北边。坐在车上路过城市的街道和马路,所见无非是顺意驰骋的汽车和高低落错的楼房,那些街巷里的垃圾完全从视线里消失,好像这个城市和其他城市没什么差别。从瓦尔帕莱索回来的傍晚,我们逛了南美最高建筑Costanera,这个建筑所在的Las Condes区位于城市的东北方向,和我之前逛的圣地亚哥中心区域完全不同。城市东北方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后新发展的区域,这里建筑崭新,高楼林立,夜晚灯火辉煌,和武器广场上挤满游客不同,这里人流滚滚更多是周围工作的白领和逛街购物的本地年轻人。我们无意中在Costanera地下一层发现一个大型超市,在里面逛了一圈,那真是熟悉的城市生活的感觉,货架林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你看,老城区落后混乱,却有古迹有历史可以吸引游人游玩参观;新城区崭新干净,生活便利,却了无生趣,单调乏味,这还真是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后来我又想,如果我只是坐在车上看看这个城市,然后下车到Costanera这个现代化的shopping mall里逛一圈吃顿饭,那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肯定没有脏乱这一项,我哪能知道武器广场旁边的巷子里脏水横流;所以,亲眼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即便是真相,也未必是全部的真相;而看到什么和得出什么结论之间又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在圣地亚哥这个乏味的城市竟然逛了三天,游客们必打卡的武器广场、圣卢西亚山等都在圣地亚哥中心城区(central sentiago),这片区域不大,步行基本都能实现。然后南美最高建筑Costanera所在的现代化城区则在城市的东北方向,离中心城区有点远,需要地铁。但据说圣地亚哥的富人都住在东北方,毕竟那里现代化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工作生活消费娱乐一条龙。站在著名的San Cristóbal山顶向四周眺望,圣地亚哥的庞大让我有点惊讶,我逛了两天的中心城区只是整个圣地亚哥城市非常不起眼的一小片区域,四面八方广阔的街道楼房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区域。因为圣地亚哥位于中部盆地中,但凡站在一个有高度的地方放眼放去,整个城市便一览无余,各种建筑肆无忌惮地向四周延伸,和北京摊大饼似的发展扩张有点异曲同工。
(我从网上找的这个图,说是显示upper class的比例,不知道具体标准是什么,但颜色深浅大致可以反映富裕程度)
圣地亚哥的物价呢,吃的可能比国内一线城市稍微贵点,矿泉水大概五六块人民币一瓶,快餐一个人大概三五十,厕所六块,比欧洲便宜一两块;衣服和鞋真是非常便宜,他们有自己本地的服装连锁品牌,门店非常密集,三五步就一个,服装的款式仿佛我国三四线城市服装大卖场的设计,价格很便宜,一两百的、两三百的随便挑,很多made in china;鞋子尤其便宜不少,甚至可以买到两三百的阿迪、耐克,市面上流行的牌子都有,大多产自印尼、越南、柬埔寨。
在老城区,各种类型的本地品牌店铺一应俱全:类似优衣库、Zara之类的服装店、屈臣氏、万宁之类的化妆品店、苏宁国美之类的电器店、还有专门的运动品牌折扣店、母婴产品店,药妆店也不少,但没有711之类的连锁便利店。其他店铺形式则类似我国小商品批发市场,一个大楼或是穿廊内有各种间隔开来的商铺。我逛了逛电器店,基本上所有出售手机的店铺都有华为的专柜,一两千价位的为主,没有太高端的机型;电视机还是三星、LG主流,偶尔看到TCL。
药店非常多,和日本的药店密度有得比了,但你要想买药,那真是非常不方便。首先,要先去取号机上一个取号,我们因为一开始没有get到这个点,发现一直在等待却永远轮不到我们。我后来第二次去买东西,又忘了取号….其次,药店有的商品是开架出售,但大部分都放在柜子里,有的店铺甚至没有开架商品,所以你要什么必须要去柜台和售货员当面沟通。再次,每个叫到号的人都需要和售货员沟通好久,我仿佛感觉我前面那个人在和售货员聊天,有说有笑,窃窃私语,还有一个人竟然只买一管牙膏也来排队。想想在国内711,因为你用现金支付多耽误几秒钟都会被后面排队的人嫌弃地多看几眼,在这里,三五分钟都不算时间。
再说说智利人吧,仅说外观,不知道是哪些人种的混血造就了目前的智利人,不过这可真是一个让我无法因其外表而对其心生喜爱的人群。身材不如欧洲人那样挺拔高大,胖的还不少,女性普遍下半身偏胖,我以为亚洲女性的身材已经是下身偏胖的典型了,没想到智利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男的没有让我觉得很亮眼的,以至于我现在都没有什么显著的印象了。他们普遍肤色偏黑、街头的黑人不少,五官也没有那么好看。回想一下,我都不记得有见到过什么俊男靓女,不过也可能因为我一直在认真防盗,顾不上看其他。通过有限的接触,比如旅行团的导游、酒店餐厅的服务人员及其他各种途径遇到的智利人,感觉当地人还算热情友善。
最后补充一点这个城市的基本信息吧,城市的兴建始于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西班牙殖民者构建了以武器广场为中心的街区布局,这种布局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的建筑包括武器广场的天主教堂还有我们酒店旁边的San Francisco教堂,不过那时的很多建筑后因地震遭受过不同程度毁损。如今圣地亚哥作为智利的首都,拥有人口近700万(和目前水深火热的香港差不多),差不多占了智利总人口1900万的37%,GDP大概是全国的45%,这个城市占了智利整个国家的半壁江山。
据说每一个西班牙殖民过的南美城市中心都有一个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知乎上有人专门问过这是为什么,赞同最多的答案的思路是:武器广场是当时西班牙每个殖民城市的中心所在,但这种市政规划结构并非来自西班牙,而是来自古罗马。这是一种什么结构呢?大广场+放射式道路+格状街区,主干道相交于中心广场,围绕中心广场一般建有市政厅、大教堂、城堡或要塞、兵器库、市场等重要市政设施;然后街道相互垂直,把城市划分为若干格状街区,各街区按照几何经纬组成城市,这样的布局有利于照明采光,给排水,交通,军事,治安等。这种源于古罗马式的城市规划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扩张影响了极为广大的区域,现在几乎每个欧洲城市的老城区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格局,西班牙也不例外。当西班牙殖民者到达拉美后,便把这种城市结构复制过来,但因殖民地需要谨防印第安人的反抗或是来自海盗的偷袭,中心广场则更强调军事防御功能,广场经常聚集军队进行武装演练,所以也就叫做武器广场吧。
随意逛了一下广场上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对于里面只有西班牙语没有英语的介绍,我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遗憾呢。高兴的理由:终于有理由不用盯着小字看了,要是英语,不强迫自己盯着介绍看几眼总觉得在放纵自己的浅薄,可看吧,那么小的字母又很痛苦,看着累不说,也是半懂半不懂的;遗憾的理由:逛一圈和没逛一样
橱窗里的几张报纸,里面有几个我熟悉的名字:阿连德以及毛主席和周总理
因为阿连德这个醒目的名字,我猜测它大概在记录皮诺切特推翻阿连德上台的那段历史
拉莫内达宫,总统府所在地。我也不知道那天是什么日子,一路人马敲锣打鼓走到总统府前,军乐队演奏了几首歌曲,有不少观众围观,我也挤不进去,只好在外围看了看。
这里也是当年智利911的事发地点,皮诺切特向总统府发射十几枚导弹,阿连德不知是自杀还是被炸死,皮氏上台。
著名的中心市场,游记里有人说一定要来逛逛,可我发现也没什么可逛的,里面都是卖海鲜的或是礼品纪念品的,还有一些餐馆,门口有一些卖水果的,却论公斤出售
每天我都要路过无数次的钟楼
第一眼看到这条河时我真是惊呆了,但这并没有妨碍两岸人们波澜不惊的工作生活,人流依然在桥上穿梭,没有人去看一眼河里的垃圾。这条背靠安第斯山,流淌在一个国家首都的河流,就此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要以为这些是摆小摊卖东西的,卖的竟然都是旧衣服、旧鞋。我第一是惊讶,这样的破衣烂衫也有人买?第二感觉他们需要一个咸鱼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