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9点出发,仁多乡旁边的挝那荣措(海拔4831米)晨光很好。今天还有100公里烂路,现在没有备胎了,开的小心谨慎许多。
挝那荣措
去亚热路上有一段高原湿地很漂亮。
仍然不时有湖泊与藏野驴陪伴。
没想到仁多到亚热的路比前两天的好很多,走起来很顺当,11:30就到了(县道X711,前面说帕江到仁多有导航了也是这条路,只不过路况差异较大)。
亚热乡街道
午餐餐馆的内饰
藏式暖炉
至此,我们阿里中北线从文部南村、措勤、帕江、仁多、亚热的这段几百公里的艰难土路就算结束了。一路有美景、有痛苦,所谓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到底值不值得不敢说,每个人经验不同所以观感可能不同,但终究我们是正儿八经体验了一把。
Tips 此段中北线的几点提示:
1、加油站:仅在班戈、措勤、亚热有。
2、住宿:文部南村、措勤、仁多乡、亚热均有多家住宿,帕江只有一家。措勤好酒店可以洗澡,其他的困难。
3、路况:山路、石子路、沙路都有,个别路段还要跨越河道,容易扎胎、陷车,且因无信号、路程远、救援能力不够等各种原因,不容易得到救援。我们此次恰逢枯水期,基本没有遇到过河的挑战,但下场雨的话就会不一定了。
4、信号:只有到村落才会有信号,其他地方都无信号,无法联系外界。
5、单车最好结伴而行,若的确没有伴儿,也最好不要离开主路。
下午1点从亚热出发前往阿里首府噶尔县(狮泉河镇),路面恢复到柏油路面,经历了两天半烂路的折磨,感觉无比高兴。
错呐措
路途要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山颠。
离主路很远的一个措
依旧是许多野生动物的王国。
黄昏前就已抵近狮泉河。
狮泉河镇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阿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其所依傍的狮泉河而得名。狮泉河是藏语””森格藏布””的意译名称,发源于冈底斯山的东北麓革吉县革吉镇康巴列村,源头地形如狮子口状,有温泉从狮子口中涌出,故而得名。 狮泉河是阿里地区的母亲河,源头海拔5164米,境内河流长度430公里,同时它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是印度河的上源。狮泉河镇坐落于荒野戈壁滩上,悠悠的狮泉河象一条吉祥的哈达从镇边流过,其北面就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
安顿好住宿,立马去换了个新胎作备胎,解决安全隐患。被扎的胎经证实确实不能用了。
Day22 狮泉河-班公湖,150公里,2小时
好好睡了个大懒觉,神清气爽。这里海拔已经降到4200米,对我们这种一直在4700米左右海拔晃荡的人来说是小菜了。
中午在狮泉河边吃当地的石锅藏香鸡,热气腾腾,汩汩暖流涌入我的胃,让我满血复活。
静静流淌的狮泉河
下午2点半还是决定去班公湖(班公措)看看,这种形势下好歹打个卡,嘿嘿!
班公湖距离噶尔县2小时车程,沿路偶尔有动物出没。
目前班公湖游客很少,坐船旅游都停了,我们也就随便走走看看。景色很美,但是特殊时期航拍就算了。
湖水极度清澈,古人的“水至清则无鱼”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再往前就是新疆方向
有很多水鸟在班公湖栖息。
还发现了这次入藏以来一直都没有看到的黑颈鹤。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珍贵的”鸟类熊猫”,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据说,藏族同胞不仅把它看作“神鸟”,按照它的叫声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还把它当作“神医”,当有人骨折时,就在它巢中的卵上画上一个黑色的圆圈,使雌鸟误以为卵要裂开,就会从远处衔来一种“接骨石”,放在巢中,以免卵壳裂开。人们将这个“接骨石”偷偷地取走,就能治好骨折。传说可能有些不地道,但总之是说黑颈鹤是很神圣的。黑颈鹤是我国目前9种鹤类中唯一增长的种群,2020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从受威胁物种名录中移除,濒危等级从“易危”调整为“近危”,这是个好消息。
夕阳西下时返回狮泉河。
至此,我们的阿里中北线之旅就圆满结束了。前后一周的时间,看到了从没见到过的那些蓝,也饱受了“搓板路”、“炮弹坑”的颠簸之苦;一睹了“一错再错”的美好风光,也玩了一把真正的越野。痛并快乐着,感受很丰富,这就是旅行之乐!
下一期:阿里南线—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