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记(二)晋祠
上一篇说了山西的民居王家大院,今天说说山西的晋祠。它与故宫、太庙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我们现在看到的晋祠主殿是圣母殿,作为宗祠为什么主殿不是祭祀唐叔虞呢?原来是和北宋历史有关。959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为宋太祖。 赵匡胤告诉自己,宋朝绝对不能成为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所以,他必须要解决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他要一个一个收拾掉那些称王称霸的政权。

公元 979年2月15日,宋军从开封出发准备一举拿下太原城,灭亡北汉,一统中原。但是北汉军民英勇无畏,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攻城战异常惨烈,城下尸首成堆,“城上(箭)如猬毛”(《续资治通鉴·宋纪十》)最终宋军还是占领的太原城。

北宋皇帝站在城头,重新审视这座千年古城,报复是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 火烧太原!皇帝下了一道被人唾骂千年的命令 。

“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1500年历史的,里三城,外三城的宏伟的太原城成了一片废墟。 

太原城必须毁掉,这是赵匡胤和赵光义一直的强烈意愿。因为这里是成就霸业的龙兴之地。汉文帝龙潜太原入主汉宫,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定都长安,高欢父子盘踞太原开创北齐,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即位前都曾被任命为以太原为封地的晋王,崛起于太原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他们创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王朝以及后来的刘崇和北汉政权更是为太原赢得了“龙城”的美誉,“遗风因唐远,积德本周深。王气缠西北,真人虎视偏”,这首描写太原的古诗,名字就叫《龙城》。 

作为真龙天子,他们最害怕的当然就是别的地方出现同类,为了他们“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他必须毁掉这条“龙脉”。

太原的噩梦还没有结束。 按照古代风水理论:山脉象征为龙,称作龙脉,又根据山的走势,分为龙头、分龙、起龙和龙尾。所以太原北方的系舟山是太原龙脉的龙首,西南的龙山、天龙山是龙尾,而太原就是龙腹,无辜的系舟山因此被宋军削去了山头,称为拔龙角。 

在重建太原城时,竟然下了一个这样的命令:街道只能修丁字街,不能修十字街,丁与钉谐音,为的就是要“钉”死太原龙脉。 

但是,这些还没完,在赵光义看来,可能危及自己统治的任何后患都要消除。他还要铲除一个最为关键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护佑八位皇帝登上龙庭宝座的西周唐国开国君主唐叔虞。所以,赵光义虽然毁了太原城,但是,他却下令重修一座庙即晋祠,重修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唐叔虞赶出晋祠。 如何把他赶出去呢?赵光义采取了一种“以凤换龙”的手段,偷梁换柱。派人拆掉了处在晋祠中轴线顶端、背靠悬瓮山的“唐叔虞祠”主庙。在原处建起一个名为“女郎祠”的建筑,取代了唐叔虞祠。

这位女郎正是唐叔虞的母亲、姜太公之女:邑姜。

赵光义的用心很明显,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铲除唐叔虞神灵以及晋祠祭祀的主题思想,从而消除太原危及其统治“盛则后服,乱则先叛”的心理基础。 女郎祠里除邑姜之外,还塑了四十二尊侍女像,使整个殿内成了清一色的女人世界,彻头彻尾地把唐叔虞赶出了晋祠。 

又过了几百年,赵宋王朝灭亡后的元代,人们才在晋祠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又建起了唐叔虞祠,“女郎祠”则改成了“圣母殿”。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太原城毁了,晋祠却很好保存下来的原因。

晋祠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独特的价值。宋朝有一本非常牛逼的书是李诫写的《营造法式》,这本书指导中国如何盖房子近千年。而《营造法式》成书之前,晋祠圣母殿才是这本书里参照的案例。

圣母殿

晋祠占地十公顷,有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宋、金、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周柏

晋祠有着古老的山水结构特征,一派北方古典园林景致,却也颇具江南园林风韵,历代都被誉为“三晋第一名胜”。

鱼沼飞梁

难老泉

整体格局惟中心轴线建筑最具特色。越过牌楼、三桥进正门,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到圣母殿,晋祠主体建筑排在一条轴线。

晋祠,值得一游。

postid
23182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