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面意思即为两湖之间的因特拉肯Interlaken,是一个位于图恩湖Thunersee和布里恩兹湖Brienzersee之间的小镇。小镇上建筑不多,无甚特色。但是小镇又非常有名,因为他是登上瑞士中部最高山——少女峰Jungfrau的起点。瑞士人为了征服高山,也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孜孜不倦地修了不少登山铁路,少女峰铁路也是其中之一。而我们行程计划,先从远距离瞻仰她开始。
在这里放个意识流的草图先,可以直观的看到少女峰区的路线示意图。

DAY 7 因特拉肯Interlaken → 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 → 缪伦Murren → 雪朗峰Schilthron → Stechelberg → 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 → 因特拉肯Interlaken
远距离眺望少女峰的,有三个地方。
1、因特拉肯中央大草坪荷黑马特Hohermatte。
2、因特拉肯北侧哈德山顶峰Harderkulm,一般译为哈德昆,但是不得不吐槽,我虽然不认识德文,但是在瑞士一周下来我都知道kulm就是顶峰的意思orz,所以这个地名翻译为哈德山巅更合适。
3、位于少女峰西侧的另一座山峰——雪朗峰。
由于因特拉肯首日天气仍为多云,附近眺望不到少女峰,因此我们选择先去雪朗峰,在云层之上碰碰运气。
雪朗峰除了可以看到少女峰的360°观景台之外,另一个特色是它曾是007系列的取景地。我后来查了下,拍摄于雪朗峰的是系列第六部《007之女王密使》或者翻译为《铁金刚勇破雪山堡》,拍摄于1969年,主演是乔治·拉赞贝,第二位Bond扮演者,但是这部片子口碑极差,我也补过,非但故事不好,最后竟然还先让邦德结婚,随后女主被杀。最终第七部又换回了肖恩康纳利,这一部的故事就被默默地抹去了。
好了,不罗嗦了,旅程开始。
0805-0825,因特拉肯Interlaken→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
劳特布鲁嫩下车后,上缪伦需要先坐缆车后换齿轨火车,虽然发车时间很紧(只有3分钟),但是缆车站就在劳特布鲁嫩的火车站边上,很好找。马不停蹄往缪伦奔去。
0828-0851,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缪伦Murren
缪伦(也称米伦)是个建在半山腰的小镇,缆车和齿轨也是无缝对接,很好找。缪伦也是个无污染小镇,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从缪伦火车站前往上雪朗峰的缆车站,就不再是无缝对接而需要步行了,而且还不短,大概走了10-15分钟,要横穿整个小镇,但这段徒步绝不无聊。

一条主干路,稀稀落落地散步着一些木结构房屋,这基本就是小镇的全貌了。窗台上放置一些花卉,可能是大部分小镇人的习惯
还拍到了一个非常有爱的标牌。

这时候,少女峰顶,也慢慢开眼了,好兆头!
910-927,缪伦Murren→雪朗峰Schilthron
雪朗峰门票折后40瑞郎。登顶过程中也要换一次缆车,换乘平台有个大大的温度计,告诉我们,中转站的温度是——0℃,又是冻成狗的节奏。
穿越云层之后来到了雪朗峰观景台。当时,少女峰在内的三座山峰还被云海紧紧地包裹着。但是其他一些看了牌子然后还是没有记住的山,已经出现在白云之上。

在我们瞎拍一阵,然后又买了一阵纪念品之后。少女峰开始显露她的身影。

从左到右:艾格Eiger,僧侣Monch,少女Jungfrau
尽管背光,尽管白云给我们的机会大约也就10多分钟,但是已经足够让我们惊喜……了一小会儿。由于天气依然不是很给面子,我们选择不在山上待太长时间,早早地下山了。
Tips
太阳能照到的情况下,山顶虽然零下,也不是非常冷。
1103-1120,雪朗峰Schilthron→缪伦Murren
回到缪伦,发现缪伦东侧有个高地,视野特别好,可以俯视整个劳特布鲁嫩附近的峡谷。

小镇缪伦,露出来的雪山是艾格峰。
在这儿玩滑翔伞的人也特别多,有钱的人可以一试,有教练带的情况下跳一次160瑞郎,大概1000RMB。

午餐选了一家小店铺,一群喝酒的老头老太坐着喋喋不休。服务生也不是很热情,整个氛围有些懒散,食物也一般般,近处是一个香肠拼盘,远处是肋排。一共51.8瑞郎。

小店景色的价值远超食物的意义。

在这样的氛围里,小店的麻雀也成了风景。

1230-1250,缪伦Murren→Stechelberg
吃饱喝足下山,缪伦除了通齿轨,也通缆车,在Gimmelwald中转一下就可以到峡谷底端,在缆车上看峡谷很清晰,明显的冰川地貌。

如果云再少一些,可以看到阳光洒下,半阴半阳的样子我想会更美。
1306-1317,Stechelberg→图美巴哈瀑布Trummelbachfalle
劳特布鲁嫩峡谷有许多瀑布,其中水流量最大的是图美巴哈瀑布。在Stechelberg和劳特布鲁嫩之间,汽车有站停靠。在去往景点的路上,远远地就能听到瀑布的水声,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的意思即为“大声的水池”,说不定就是由这个瀑布得来。

瀑布门票11瑞郎。有电梯可以直接到中段,建议一定要坐电梯,因为从底下一直到电梯所在的位置没啥好看的,好看的还要往上。瀑布从山体之间穿过,瑞士人也在边上修了步道,里面有点儿暗,水声非常大。只要看到瀑布就是各种激流……挺震撼的。
1417-1425图美巴哈瀑布Trummelbachfalle→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
原路返回,准备回城。路上还能看到一个瀑布——史陶巴哈瀑布Staubbachfalle,这瀑布的特点是落差特别大,水滴在空中飘散形成薄雾,而看这个瀑布,我认为最好的地方不是在瀑布下方,而是在劳特布鲁嫩镇上,孤零零的瀑布,远不如有木屋衬托下之后的壮观。

1503-1524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因特拉肯Interlaken
因特拉肯的晚餐,本来准备仍旧Hooters,路上看到一家别的店看着还行就进去了,进去发现里面有人弹钢琴,立马觉得逼格蹭蹭蹭往上涨,想着价格估计也蹭蹭蹭往上涨。最后发现也还行,一共82瑞郎,一个小牛肉,一个土豆炒肉丝盖浇饭(大雾),还有一个汤。基本在我们吃的均价略高一点点。不过配的蔬菜不知道是啥,一股怪味道,我就没有碰,侍者还说“do not like vegetable?”,我想说我不觉得这是vegetable。
Tips
虽然我是误打误撞走了齿轨上缪伦,缆车下的路线,但是非常推荐这么走。按这个路线,去图美巴哈瀑布不需要走回头路,而且时间也容易控制,先去瀑布然后缆车上山的话,可能会偏晚了。
DAY 8 因特拉肯Interlaken→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小雪德格Kleine Scheidegg→少女峰站Jungfraujoch→因特拉肯Interlaken→蒙特勒Montreux
当日可能是整个行程最重要的一天,重头戏即为全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少女峰车站3454米。
0735-0809因特拉肯Interlaken→格林德瓦Grindelwald
因特拉肯在每个小时的05分和35分都会发出开往格林德瓦和劳特布鲁嫩的车,两个方向的车厢一开始是连着的,在Zweilutschinen分道扬镳。劳特布鲁嫩有瀑布,格林德瓦有冰川,有需求的注意不要坐错。
到了劳特布鲁嫩或者格林德瓦之后需要换车,之后属于私铁,Swiss Pass无法使用,需要另外付费。上少女峰的来回票原价是162瑞郎(2016年),持有瑞士通票的话是138瑞郎,折合RMB要800多,是全瑞士景点最贵的,据说瑞士当地人也觉得贵的要死。
最终换车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小雪德格。
0817-0849 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小雪德格Kleine Scheidegg
到这儿之后,算是到了少女峰铁路真正的起点,一路上可以看到草地,到林地,到荒地,到雪地的层次分明的景色。加上萦绕在谷间的白云,犹如幻境。

0900-0952小雪德格Kleine Scheidegg→少女峰站Jungfraujoch
如果之前忘了买票,在来小雪德格的车上,或者小雪德格,都可以补票。我们由于没仔细看攻略,所以就忘了orz。车上补票只能现金,小雪德格可以刷卡。

从小雪德格,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少女峰了,图中左僧侣峰,右少女峰。中间山坳处箭头所指的(几乎看不见的)建筑物,就是少女峰车站。

路上少女峰特写,我觉得吧,这个要看出少女,还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
回望山下,很震撼。

少女峰铁路一共5站,分别是小雪德格2061米、艾格冰川Eigergletscher 2320米、艾格墙Eigerwand 2865米、冰海Eismeer 3160米、少女峰站Jungfraujoch 3454米。
过了艾格冰川之后,列车就进入了从山体中凿出的隧道,从少女峰铁路完全可以看出瑞士人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省力而付出的德意志式(德语区没毛病)精神。上了少女峰铁路之后,就觉得这个票价贵的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影响我依然觉得它太贵了。
艾格墙和冰海两站各停靠5分钟供游客拍照,隔着岩壁上的玻璃看雪山,其实一般般……

从冰海站看出去的冰川
火车开上少女峰大约是50分钟,十点钟终于登上少女峰站。
少女峰群中,艾格峰Eiger海拔3970米,僧侣峰Monch 4107米,少女峰Jungfrau最高4158米。
每次登山,总是感叹于瑞士人在山顶上造出一片天地的精神,少女峰站和之前从皮拉图斯一直到雪朗峰的所有山峰一样,山顶上几乎啥都有。有餐厅(一般是餐厅和自助餐厅各一个,自助略便宜),有纪念品店,有酒店(少女峰这个好似没),甚至还有手表店和巧克力店什么的。到了山顶看到这一切总是醉醉的,感觉国内的山顶好落后,也就泰山顶峰的经营情况可以比比。
少女峰站的游览线路规划得也很好,跟着指示牌走就可以走过所有的景点(其实也没啥)。一开始有个观景平台(斯芬克斯观景台),平台上可以看到少女峰和艾格峰,但是比较小,也摸不到雪。视野虽然还行,但是有各种线缆,总是拍不到很干净的照片。



从左到右:僧侣峰(东)、阿尔卑斯山脉(南)、山谷(北)。
随后是冰洞,所谓冰洞,和铁力士山一样,是瑞士人在少女峰上千年不化的冰川中打的洞。总之在各个山顶,我都会膜拜一次瑞士人为了旅游事业的努力。据说由于冰川的缓慢移动,每过N年,冰洞都要重新凿一次。
最后则是可以踩在雪上的户外活动场所,少女峰和僧侣峰感觉近在眼前。

这里说下少女峰,据说叫做少女峰的原因是,看上去像是一个仰卧少女的侧脸。我依然是觉得这事儿和星座一样,全凭想象力啊。
感觉近在眼前的僧侣峰,其实还有650米的落差。

南侧的冰河,以及阿尔卑斯群山。

Tips
1、少女峰站很高了,要注意高反,不要运动幅度过大。
2、户外的雪地比较滑,有防滑的鞋要穿上,走路要小心。
午饭依然是自助。
咳咳,不怎么好吃,而且热水也要钱,黑的很。
下山是原路返回(如果没去雪朗峰,且是从格林德瓦来的,可以从劳特布鲁嫩回)。
其实我很喜欢这样的场景。


不知道多年之后,我会不会从人文党也变成风景党,毕竟人文的东西比如瑞士小镇,或者柬埔寨的石庙,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但是风景基本不会。

路上拍到的瑞士牛,瑞士牛和铃铛是他们的标志物品,好多纪念品上有。
1300-1524少女峰站Jungfraujoch→因特拉肯Interlaken
返回之后,我们看天气不错,冒着半夜到下一站的风险,强行看了剩下两处眺望少女峰的圣地,先是哈德昆。瑞士通票免费。
1555-1605因特拉肯Interlaken→哈德昆Harder Kulm
哈德昆位于因特拉肯北侧,由于因特拉肯南侧正好有一个山口,少女峰从山口中显露了一部分,因此居高临下的哈德昆是个绝佳的观景平台。执着的瑞士人,又㕛叒叕一次在这个山顶上造了齿轨火车和餐厅……

近观少女峰感觉一种气势逼人的巍峨,而远观则多了一份静谧,如一位处子亭亭玉立在远方(想象力,记得想象力)。
一张全景可以完整地看到因特拉肯夹在两湖之间,仰望少女峰的全貌。

哈德昆也是一个滑翔伞圣地,这个角度我觉得看着挺美的。

1645-1705 哈德昆Harder Kulm→因特拉肯Interlaken
最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中央草坪荷黑马特(在全景图中央小块橙色周围近似方形的草坪)。据说荷黑马特原来是个修道院,由于视野很好,拆除之后就改为广场,不再批准建造任何建筑物。
我觉得发挥我的想象力之后,这个角度还能想象一下。最高处是少女的额头,右侧是她的长发,左侧是眼睛鼻子嘴神马的,想象完毕。

Tips
1、哈德昆的缆车半小时一班,在顶上的时间也不需要很长,注意计算时间。
2、建议在因特拉肯多住一晚,我们由于只有两晚,格林德瓦的冰川没有去成,住三晚的话,有利于调剂,如果多出时间的话就早上离开因特拉肯,到了蒙特勒时间富裕可以把西庸城堡逛掉。
当天要换落脚点,而且还不近,当时已经估计到会挺晚到的了,没想中间还有小波折。
1729-1750因特拉肯Interlaken→施皮茨Speiz
1818-1859 施皮茨Speiz→兹怀斯门Zweisimmen
1926-2111 兹怀斯门Zweisimmen→蒙特勒Montreux
因特拉肯到蒙特勒的话,可以坐景观列车金色山口快车,在兹怀斯门中转一次即可,全程3小时多一些。而SBB和时刻表app都推荐另一种路线,先到施皮茨,然后转车到Visp,再转车到蒙特勒,虽然这样转两次,但只需要2个半小时左右。
因为景观列车并没很特别,因此我们先搭车到了施皮茨,然后发现去Visp的站台上等了很多人,听了下广播,是当班车被取消了,真心是啥都碰到了……由于之后的列车不好判断,我们还是换成了去兹怀斯门的火车,原计划8点赶到蒙特勒,最后是9点才到。
这里再次啰嗦,强烈建议因特拉肯住三晚!然后从因特拉肯出发去蒙特勒最好是白天,尤其是准备坐景观列车的,因为晚上黑乎乎的啥风景都看不到了,而瑞士,“风景在路上”这五个字是很准确的。
由于时间过晚,当天晚饭是在蒙特勒的超市随便买了点儿解决的。
DAY 9 蒙特勒Montreux→采尔马特Zermatt→葛内拉特Gornergrat→采尔马特Zermatt→蒙特勒Montreux
阿尔卑斯群山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马特洪峰Matthorn,准确地说应该叫做马特峰(Mat-thorn)。马特洪峰在瑞法边境,海拔4478米。整个山峰呈一个四面锥体,非常有特点。瑞士三角巧克力即以他为标志。山下的采尔马特为登山的起点。
0842-1113蒙特勒Montreux→采尔马特Zermatt
蒙特勒到采尔马特的车,需要在Visp或者Brig中转,2个半小时到。马特洪峰本身是高不可攀的,因为它比少女峰还要更高更陡峭,但是观景地有三处,最佳的为葛内拉特Gornergrat,还有小马特洪峰Klein Matthorn和桑内加Sunnegga,因为安排了当天来回,我们就去了葛内拉特一处。
马特洪峰非常高,在采尔马特镇上,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

1136-1209采尔马特Zermatt→葛内拉特Gornergrat
齿轨车站就在采尔马特火车站边上,非常好找,往返票折后43瑞郎一人。
葛内拉特的齿轨是瑞士最早的齿轨火车。我认为这标志着孜孜不倦往山上铺设火车轨道的瑞士人的原点!一般铁路的攀爬角度最多为6°左右,而齿轨列车最大的是皮拉图斯山的48°。全世界齿轨火车最多的地方就在瑞士……
感觉可能是马特洪峰和少女峰附近的气候存在差异,到了这儿,感觉绿色植被少了许多,雪线和林木中间,都是黄乎乎的草。

火车中途停靠5站,可以随时上下,24分钟一班。
马特洪峰特写。

拍完之后先吃饭,山顶依然是有酒店、餐厅、纪念品店等等的。
这里的自助比较良心,一只鸡,4个肉串,4块炸鸡,后面又补了2个肉串,一共40.3瑞郎。有个独行的杭州小姑娘还分了我们点儿自己带的Salami,生的熏火腿,不好吃,真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我要热水就没有问我要钱!少女峰实在太坑了。
在所有马特洪峰的照片中,我觉得这张我拍的最有意境了。

山后有冰川,长得都差不多,不放图了。但是有一张图我一定要放,以表示我最后一次对瑞士铁路人的景仰之情。

火车往下坐一站,可以步行到利菲尔丘(一个大石块)和利菲尔湖(一个小水塘),利菲尔湖可以看到马特洪峰的倒影。水塘看着很破,拍出来就变成了一张张照骗。

1618-1705 葛内拉特Gornergrat→采尔马特Zermatt
1713-1952 采尔马特Zermatt→蒙特勒Montreux
至此为止,登山之旅全部结束,最后收尾天气很好,十分满足。
晚餐又是超市捣糨糊解决。
Tips
如果要走遍各个马特洪峰附近观景点的话,一天远远不够,建议要住在采尔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