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游记 | VOL.0 文明遗存与田园牧歌共鸣 —— 良渚文化
汐游记 |  VOL.0 文明遗存与田园牧歌共鸣 —— 良渚文化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自1936年首次发现良渚文化遗存以来,历经八十余年探索研究,终获国际考古学界正式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系列栏目《汐游记》第“零”期,与我一同走进良渚先民的世界,探古访源吧。
 地处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的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目前设有三大展厅,分别以“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为主题,以遗物展示与场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展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凸显的重要地位。                                                                                               
之所以被称为“水乡泽国”,这与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时所发现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良渚古城周边有着丰富的湖泊资源,也使得良渚先民们借助这一天然资源,既构筑水坝来抵御来自高山处袭来的山洪灾害,又开拓水渠来保证运输物资、灌溉农田、捕捞水产等日常用途。
从遗迹发现的动物遗骸和碳化种子来看,在当时良渚先民采用的是狩猎与农耕相结合的食物获取方式。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动物便是猪(豕),在动物骨骼的遗存中,家猪的比例高达八成。植物方面,不仅有着南酸枣、核桃、甜瓜、菱角等水陆植物,还有着延续至今作为主食之一的水稻。在遗址发现的石犁等器具,印证了农耕技术在当时就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南酸枣核遗存(图自良渚博物院官网)
在新石器时代,良渚先民已可利用陶土作为原材料,烧制成功能各异的器具,用于烹饪、饮宴、存储等。
“豆”、“鼎”,在中国古时的作为器具名称,豆一般作为盛放水或食物的器具,鼎则多用于烹煮。从遗址发现的实物遗存造型,就能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性。
 椭圆形盘刻符陶豆(图自良渚博物院官网)
▲ 陶鼎(图自良渚博物院官网)
在食物生存条件得到保障后,营造各式土木工程作为栖居点是良渚先民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当时的氏族部落结构下,有着的自上而下的社会阶级体系,大致可分为王族、高阶贵族、低阶贵族以及平民
 经考证后还原的良渚文化住宅模型,
因阶级不同而形态不同
物质文明方面,除了耕种养殖、营造建筑,良渚先民还通过石材加工成纺轮,用于编制麻布,并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衣物,从“衣不蔽体”的原始部落走向更为成熟的社会文明。
在精神文明方面,为了强调“君权神授”统治思想,良渚先民开始制作各式各样的玉器。这其中有寓意与上苍神明沟通的礼器【玉琮】(礼地)、【玉璧】(礼天)以及象征王权及军权的【玉钺】(斧),还有彰显地位身份的玉制头饰、戒指、项链等。
同时,在遗址发现的部分文物中,也附有许多代表某种含义的“刻画符号”,可以理解为当时记录事物的载体。
汐游记 |  VOL.0 文明遗存与田园牧歌共鸣 —— 良渚文化
汐游记 |  VOL.0 文明遗存与田园牧歌共鸣 —— 良渚文化
汐游记 |  VOL.0 文明遗存与田园牧歌共鸣 —— 良渚文化
刻符陶罐(含细节图)
良渚文化中因其丰富的社会元素,在建设规划上,也高于不少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个良渚古城由内城(生活区)、外城、以及城郊的水利工程和祭坛构成。
内城的莫角山宫殿遗址,其地势要高于其他居住区,预示着能够更接近上苍来接受神明的启示与庇佑。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古代传统宫殿的营造方面得到体现,即便是其他地区的遗址(如中美洲的玛雅、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上也有所印证。
 莫角山宫殿区模型
在平民生活区,有着专门从事手工艺生产的区域。既有生产陶器、木器、石器的工匠,也有从事玉器制作的职人。他们与水为邻,各司其职,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展区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呈现。
 钟家港古河道作坊区模型
依托城郊的外围水利工程,良渚先民将河水引入城中,并通过独木舟、竹筏等工具完成日常的物资运输。
 古水井遗存
 独木舟、竹筏是当时主要交通工具
在古城郊外的西北,则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瑶山遗址,这里除了有供良渚先民进行祈祷活动的祭坛,还有着十余处墓葬,属于复合式遗址。祭坛利用自然山体修建而成,且挖沟填灰色土形成三重回字形,或与天文观象有关。在这些墓葬中的所发现的遗物,达700余件(组),且多以玉器为主,可见其墓主的地位高贵。
作为良渚文化的信仰象征,神人兽面纹饰在不少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得到呈现。整体结构解读可以分为上部的头戴羽冠的人面形象、中部的怒目狰狞的猛兽样貌以及下部的飞禽利爪。
(图自网络)
在央视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中登场的【良渚文化玉琮王】(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其表面的四处直槽位置就被雕琢上数面神人兽面纹饰。
 良渚文化玉琮王(红圈为神人兽面纹饰位置)
 
(图自网络)
对于神人兽面纹饰的含义解读,考古学界有推测人面部分的造型指代当时从事祭祀仪式的祭司形象,猛兽样貌部分则是需敬畏自然,而飞禽利爪则可以通过遗址发现的象形玉器之一【玉鸟】衍生出这是一种与上苍神明沟通的表现。这种人、兽、鸟多元复合的纹饰,三位一体,也和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特色相对应。
 玉鸟(图自良渚博物院官网
 
《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的描述,玉璧在中华历史一直扮演着“传承者”的角色,即便在历史不同时期,在玉璧表面有着不同的纹饰或雕刻技法(阴刻、浮雕、镂空)来展现,但是其寓意美好、高贵核心含义未曾改变。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中,多以素壁或阴刻为主。
 
除此之外,在王族墓地发现的各类玉器装饰,经过考古学者对葬仪复原后,向观众展示了良渚先民是如何通过装扮来彰显仪容的。
结束三大主题展厅的参观后,在馆内的文创空间可以看到不少与良渚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果观展略感疲惫,也可以在户外少坐片刻。
良渚古城遗址核心区,地处与良渚街道相邻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经过圈地保护建设后,目前已正式对外开放。
 园区南门处的公园石刻标识
目前可供游览的地区就是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内城区,占地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各主要游览点有观光车接驳(需另购票,非强制),如果对脚力没有自信的话,建议坐车前往各处。
目前园区内部基础设施仍在提升扩容,将开辟更多的游览点供人欣赏。
 再现当时风貌的古河道
上文中提到的钟家港古河道作坊区,可以看到多款造型各异的雕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怡然自得”景象被如实地还原出来。
莫角山宫殿遗址区,由沙土广场和宫殿高地两部分构成。沙土广场在当时用于举办大型仪式,在指示牌处对如何夯土营造建筑进行了说明。在宫殿高地上有良渚古城的鸟瞰图雕塑,可参照确认古城的方位布局。
来到发现玉琮王的反山遗址区(反山王陵),能了解各墓葬的墓主信息以及考古发掘时期对于各土层的所处年代的分析。
距离反山遗址以西不远,是西城墙遗址展示区。良渚先民通过这里的外城河将营造所需的石材,经运输后再移往内城地区。
博物院+遗址实地探访行程至此就算结束了。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良渚文化作为万千历史行舟之一,承载着良渚先民对神明的敬畏、信仰的追求以及对宜居生活的渴望,从五千年前缓缓驶来,邀后人追忆这方昔日的桃源故地。
postid
231935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