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焰火青年

引言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疫情会反复的。

我恨死疫情了。

北京这个地方对我来说说新不算新,说来熟悉也不算熟悉,如果您要让我来介绍这座城市,我还真一时想不到从哪讲起。

或许是红砖金瓦的紫禁城?或许是一直都在堵着的交通?或许是纸醉金迷的三里屯?

……

我不知道。

我很难去定义这座城市,我可以说它珠光宝气、也可以说它人杰地灵;它拥有一切城市都拥有的、也拥有一切城市都不拥有的。

这片土地下边埋着的不是历史,这片土地也无法用它的房价定义。在物质社会的当今我们着眼于物质,但是这片土地的精气神儿永远是大于物质的。

这一节更像一个引言,引用了何勇的《钟鼓楼》作为这一节的主导音乐,也就像何勇在演唱会上的开场一样:

“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笛子,窦唯,窦唯!”

“记忆既不是短暂易散的云雾,也不是干爽的透明,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成的痂,是浸透了不再流动的生命液体的海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起来:这才是你在旅行终点的发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我从来没有如此在北京生活过。

今年暑假我来到腾讯实习,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媒体人的工作,便也朝九晚六地如此奔波。

原先我以为的北京地铁早晚高峰只是危言耸听,根据亲身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是——网上说的都是真的。由于实在太挤了所以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来记录下这一时刻。

倒是在最后一天给每天都坐的4号线标识牌打了个网红的卡。

其实如果您想要了解一个地区,不用走街串巷地去居民楼、小公园里边遛弯,就去坐地铁,地铁里百分之八十都是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神里是没有光芒的,并不是说他们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重复一天的所有活动——早起、上班、下班。

在地铁上您会看到各式各色的人,片面地来说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在这座不属于他的城市努力奔波、最后融入到这座城市。人类在解决不了温饱的时候是很难有太多理想的,所以如此麻木;不光是北京,一切都是一样的。

我从地铁上看到过背着麻袋的工人、买完菜的大妈、在车厢里奔跑的孩子、穿西装的年轻人……地铁里的灵魂永远是疲倦的,我从来没有在地铁上看到过任何一个精神抖擞的眼神,仿佛地铁吸走了人们所有的精气神,用它的冰冷渗透了人的状态。

大城市是劳累的。

我生于三线城市、成长于一个又一个新一线或者一线城市,我明白大城市是劳累的。

可就是它们如此快的节奏、如此大的生活压力,为什么还吸引如此多人去这里朝圣?

就是我上文所说的:

它拥有一切城市都拥有的、也拥有一切城市都不拥有的。

在这些城市面前其他城市都太过渺小。

那日马宇成载我一路在北京穿梭,我们回忆2008年奥运会、车里放着周杰伦、看夜里依旧灯火通明的写字楼……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的节奏太快了,也从来不会给你思考的时间。

“你知道,韩旭,悉尼虽然好,但是我就是喜欢北京这个地方。”

“这儿吧,你要有钱,活得快乐;你要没钱,那你就渺小吧。”

“没有办法,这儿就是全中国的中心,生活压力太大了。”

那天在路上马宇成说着,这时候三环路都不堵了。

附送一张马宇成的帅照。

我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是否应该大谈特谈物质的必要性,这样会显得浮躁与没文化;可是这个问题我们迟早会要考虑清楚。

如若谈论物质和意识的重要性,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否则就不会有哲学上的那个令人思考许久的对子;我只能说是自己仍旧看得肤浅,这半个月根本就不是在这座城市生活,仅仅如同旅行。

旅行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要去看秀美风光或者景点,目的是洗涤心灵;看着说旅行的意义是让自己内心、也就是从意识方面得到提升,可实际上我认为旅行不过是首先洗涤了眼睛、也就是物质方面的东西,我们对这一座城市拥有了新鲜感,于是我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愉悦;可真要说意识方面的提升,我们需要的是旅行过后的思考——从文艺作品、从自己。

举个例子,我写过一篇“南京游记”

【Human】“南京游记:金陵夏夜、雨和法国梧桐”

在从南京回来之后我看了两部关于南京的电影。

一部叫《金陵十三钗》

一部叫《春风沉醉的夜晚》

两部我都是给了四星。

如若不是南京之行,我可能不会感觉这两部电影有如此的好;如若不是这两部电影,我可能也不会感觉南京的味道在我嘴里回甘。

我便与在南京上学的周鑫谈论此感。

因为看的关于北京的文艺作品太多了,现代拍都市的也多,于是给人了一种快节奏的假象,对我也是虚晃一击。

到头来回想,发现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完完整整地体现这座城市,大多不是紫禁城内就是朝阳区内,或许是包容性太强,便也失去了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特色;但是转念一想,咱们还有姜文呢。

人文气息的,两部。

一部是《邪不压正》

这是什么?

1953年梁思成哭着想要留住的北京城。

可这部电影和原著《侠隐》的通病是什么?

美人在骨不在皮,我们只看见了皮。

一部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电影是真牛逼,你放什么时候给我看我都这么觉得。

这是什么?

革命时期北京的精气神儿,那年代青少年的迷茫、懵懂,悲剧;大院儿孩子们吊儿郎当的样子;红旗下的蛋。

我也记住了那一段开场: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演示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都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遗憾也自责的,从未读过王朔,在我上小学时家里唱片机上总是放着一本《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应许是我爸妈读的。我便把它放到几本韩寒的下边,记忆最深的挨着它的是一本《可爱的洪水猛兽》。空出来了一定要读。

我上班的第二天,留到了晚上七点半才从希格玛大厦出来,地铁坐了一站之后我便选择去骑车吃卤煮。外边下着小雨,正是华灯初上,我在海淀,感觉自己如此渺小、如此渺小。

(那天在路上拍的照片)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

这句话当了我好些年的微信签名,当时满腔热血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梦想当人间耶稣,指引人们前进的方法。

随着逐渐长大,我开始渐渐明白,我们的意见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于自己的脑袋里,或许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你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终于大多数情况下别人会忘记。

原先我因为这事儿苦恼过好一阵子——我要如何让别人看到我的想法?

可能您会问了:为什么自己的想法非得让别人看到呢?

回到开头,我是想要成为推动世界的人的。

其实每个人都在推动世界发展,从不同的领域。只不过有些人是自知的、有些人是不自知的;有些人的力量大一些、有些人的力量小一些。

我想要做自知的、力量大的人。

这也是当初我办这个文章的初衷——让我的一些看法被更多人看到

我相信电影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只不过受众群体可能是少数,或者说电影的影响力远不及同属于文艺类型的书籍;

另一方面,为什么我对传媒这个职业如此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我的梦想是一个记者或者撰稿人,而是我将传媒视为一个媒介,就像发射信号的信号塔一样,这只是我过河的一座桥。

原先我会想,我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别人可能会说,这世界那么多人凭什么你当了那个伟人呢?

当时很简单地想——这世界会出现那么多有影响力的人,那凭什么不能是我呢?

就像我们总在回答的烂俗问题:

“你爱我吗?”

“我爱你。”

“爱那么沉重一个词你怎么能轻易说爱我呢?”

蟹不肉,反过来问一句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呢?

还是随着慢慢地长大我发现,原来总是有人会出生在罗马,我的焰火凉过一些,便也没有那么激进了,但是心里仍旧不会甘心的。理想主义才会让人保持年轻。

可是慢慢的,我忽然开始承认自己的平庸与渺小。

“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选自我开头引用那句鲁迅的上一段,耳熟能详。

为什么会在“北京游记”这篇文章里写下这些想法?因为这座城市的威严始终是让我感觉渺小。

南京是一篇散文、天津是一段相声、青岛是一篇议论文、北京就是一部史诗。

它的威严是让我从未感受到过的压迫;可能节奏过于紧张?我看着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以至于出了地铁口看到的云彩都是那么美好。

我未曾感受过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浓郁气味使我的鼻子不太好用,肯定不再是工业的灰黑色气味,这味道就如一副铠甲让我难以近身;但又如同罂粟,让我痴醉不已。

北京就是有这种魔力,翻云覆雨、抛弃思考、夜夜笙歌、无处可躲。

尾声

已经不知道应该插入哪首歌了,想来想去还是这首窦唯更应景。

终于是回了家躲疫情,关于北京这十几天,实在是不再思念什么,可能是太近了、太过熟悉,就像我从来不思考在秦皇岛玩到了什么一样;但是又感觉那么陌生、不太好评价。

我真的头晕了,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再写些什么,只好作罢。

希望疫情早些过去吧!

postid
232752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