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乡音古韵

 

“千秋雅调遥相接  一曲乡音最可听”。漫游于古镇,游览了古迹,不去看一场滇剧花灯,享受一下视觉、听觉上的“美味佳肴”,对古镇古滇文化作更深的了解,那你还等于没来过古镇。

我来到古镇上的“古渡梨园”,就为的是听一场“千秋的雅调”、“可听的乡音”。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表弟创办的“古渡梨园”,一幢独立精致的仿古小楼,在同类的建筑群中独具一格。“梨园”虽不大,也容纳得下百十人。一排排桌椅整齐摆放,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戏园内显得明亮。这儿,每周周三至周日下午2点,都会上演一场古典滇剧或花灯。演出时,演员多从市区坐公交或地铁过来,观众也都来自城里、周边各处。许多时候,虽然台上的演员多是退休的剧团演员,台下的观众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不乏年轻的戏迷。演员台上演得认真,观众台下看得也很投入,不为什么,就都为那份对滇剧花灯的痴迷、坚守和执着。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每有演出时,戏迷们早早来到“梨园”,买一张五元钱的票,拿出自带的杯子,冲上一杯茶,往面前桌上一放,优哉游哉地看戏,在丝琴唱腔声中度过下午这美好的时光。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滇剧为云南地方戏,民间称之为云南的“滇粹”。最早在明末至清康熙年间,由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先后传入云南,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民间音乐,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滇剧。滇剧在形成发展中吸收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具有浓浓的民族乡土特色。20087月,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云南花灯孔也是云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由最初的花灯歌舞发展成花灯剧,成熟的戏剧形态也有200多年的历史。花灯歌舞又歌又舞,表演喜庆,有的说唱又带诙谐的特点,很为民间喜闻乐见。

 

到“梨园”买一张票,为方便拍照又不打搅其他观众,我进去后,选了最后一排的座位。问了卖票的师傅能否拍照,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坐下来就等着开演了。

…………

 

时光流水,岁月如梭。看着台上紧闭的猩红色幕布,恍惚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中。记得儿时的故乡小县城,每年,都会有邻县的剧团来演出。那时,在文山州内,广南县有滇剧团,邱北县有花灯团,州里有个京剧团,还有个京剧院。“国粹”、“滇粹”都全了。那时我才十岁左右,可也喜欢看演出,每逢有剧团来县里演出,偶尔也会从早点钱里省出一、二毛钱,买上一张乙票,像个大人一样正儿八经的坐在座位上看演出。不过,多数时候是“混”进去的,找个角落可以站着看上一晚。困了,只要听见台上锣钹一响,“呛呛呛呛……,呛、呛呛”,顿时就来了精神,至于台上谁和谁打,剧情什么的全不重要,打的眼花瞭乱,打得热闹就好。喜欢看的花灯也是花灯歌舞、花灯小调,边唱边跳,热热闹闹。

“样板戏”唱响的那些年,各地好像都兴起学习京剧“样板戏”之风,用地方戏剧改演叫“移植”。我上的安平小学,学校的老师们也都蛮有文艺细胞,学校组织了以花灯“移植”排演现代京剧《沙家浜》。多数老师上了场,群众演员不够,五、六年级学生也去跑个龙套什么的。回想起来,那时的全校师生齐心合力,把一场花灯剧《沙家浜》演的像模像样,有韵有味,比较成功。花灯唱腔配上当地方方言,听起来就很有味。

时隔几十年,至今回想起来,那些扮演主要角色的老师,在我的脑海里都还记忆犹新。

…………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呛呛呛呛……”戏台上开场的锣钹声响了,把我从记忆里唤回现实当中。

台上的那些演员,有的虽然年纪大了,唱起来,依然唱得字正腔圆,行云流水,激情似乎不减当年。“梨园”里有时也会有痴爱滇剧花灯艺术的年轻演员上台演出。台下的观众也大都是老戏迷了,有的几乎逢演必到,不管剧目是否演过多少遍,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图的就是那个氛围。

因为没打字幕,我旁座的一个观众,还边看边给我当起了剧情解说。

 

“古渡梨园”不仅是滇剧花灯的演出的场所,还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滇剧花灯传习馆”、“昆明滇剧艺术团”,成为一些学校的定点学习基地。从戏园里四周挂的锦旗,看得出滇剧这古老艺术的传承也会后继有人的。

表弟张雄从2010年创办“古渡梨园”来,无私投入、不图回报,支持扶持滇剧的传承和发展,为滇剧的“非遗”传承作出了贡献。最近,他获得了“2018云南好人”的殊荣。正如颁奖晚会上的颁奖辞所言:他以自己的执着,“引得来不问回报的戏痴,容得下不离不弃的戏迷。”有这样的“无数滇剧老炮热血灵魂的滋养,一种古老的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


看完一场演出,到了剧场外,仿佛那悠扬的琴弦声和高亢的唱腔还久久地在耳畔回荡不息、韵味无穷。

 

离开“古渡梨园”,我来到对面大街上的“云子博物馆”。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云子”是云南围棋子的简称。古称“云扁”、“云窑子”、“永昌子”,原产于云南永昌郡(今保山市),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品。据记载,云子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采用云南特有的紫英石、玛瑙等天然原矿窑烧而成。云子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晶莹柔和,光不刺目,坚而不脆,沉而不滑。历史文献上提及云子最早的资料有《全唐文》卷九五八中晚唐傅梦求所写《围棋赋》,其中有“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许多史籍也有记载,如《徐霞客游记》中就曾有“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之说。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的围棋,古时称其“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楸枰小技,可以喻大”,小小棋盘上蕴含着哲理、智慧、思维、韵味,不可不谓博大精深。围棋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与书、画、琴并称为中国古老的“四大文化艺术”,文人儒将,乃至皇帝,也有喜以围棋陶冶情操、谈经论道、或谋战布局、或沟通交流、或休闲消遣。“云子”自问世后也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曾作为贡品敬献到皇室。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时到清末民初,国运衰落、棋势凋零,云子传统制作工艺配方曾一度失传。直到1970年代中期,谁曾想云子传统制作工艺竟在昆明一校办工厂得以复原。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凭借几颗从民间收集到的老云子,组成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5年复原了云子的传统生产工艺。1980年春,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改名为“云南围棋厂”。2013年,云南围棋厂由拓东路整体搬迁至官渡古镇现址。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面临大街的云南围棋厂,既是云南围棋厂、云子博物馆,也是云子棋院,进入院内,迎面墙上一幅大大的由黑白棋子镶嵌而成的阴阳太极图即醒目地映入眼帘。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云子博物馆面积虽不大,云子的前世今生也尽可在此一览。还可看到“国手”们的评语和签名,欣赏晶莹圆润、凝如脂玉的高端云子。这里可了解到制作云子的原料和传统制作工具,一副明代遗留下来的云子,让我仿佛看到古人山涧松下、清风流水、一壶香茗、二人对弈的画面。

 

游览于官渡古镇,只要多花点时间,到各个“非遗”传习馆去看看,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始创于清雍正年间云南石屏的乌铜走银工艺,有人誉为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20116月其制作工艺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铜走银以銅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经工艺处理后,底銅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效果,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因一般多以白银相镶嵌,故称“乌铜走银”。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从石屏流传的乌铜走银工艺,时至今日,云南仅存三大家技艺门派:官渡乌铜走银、保山乌铜走银和晋宁乌铜走银掌握着这一传统工艺。

2010818日,作为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开馆。

来到馆前,只见其楼也为仿古建筑。这儿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传习馆馆长金永才大师工作室也在这里。

 

相传乌铜走银制作工艺是石屏一岳姓铜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将其所戴金戒指掉入所炼铜中,后以其工匠的独到眼光,发现奥妙之处,遂在铜器表面錾刻花纹,嵌入银丝,制成最早的乌铜走银。

官渡乌铜走银的传承人金永才出生在官渡,青年时学做银匠,在做银饰生意过程中结识了他的师父李加汝,成了忘年交。李加汝为石屏人,是一个充满坎坷和传奇的人物,1950年代中期只身一人来到官渡。金永才与李加汝相识八年后,李加汝才收金永才为徒,但未传授乌铜走银的绝技。1995年,80多岁的李加汝身体越来越差,经常住进医院。李加汝担心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在自己手上失传,一次出院后,对金永才说,“乌铜走银的制作技艺不能在我手上丢失。”随即把配方拿出,交给金永才,命他15分钟内必须背熟,时间一到,李加汝即把配方收起叠好,扔到火里一烧而净。三个多月后,李加汝便与世长辞了。

官渡乌铜走银经过金永才的传承、坚持、创新,制作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我想也是,每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追随时代的发展,在坚持创新的基础上,保护和传承,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走在官渡古镇大街上,参观、游览、购物的人形成熙攘的人流,南来北往,混杂着各地的方言口音、南腔北调。倒是官渡本地乡音难以听到了。转到街后巷里,有几桌打牌和坐着喝茶闲聊的人,一开口,那略带厚重鼻音、浓浓的官渡乡音,让我顿生亲切的感觉。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老昆明农村的成年妇女,传统的服饰是头梳发鬏,顶着阴丹蓝布帕,身穿蓝色大襟布上衣,黑色灯芯绒的坎肩扎上绣花腰带,有的还系上一条绣花围裙,脚上穿一双绣花鞋,在现今的新潮的现代服饰人群中,依我看来,要多别致有多别致,要多酷有多酷。那服饰仔细看去,似乎隐隐带着江南水乡妇女服饰的特征。这样的传统服饰,明显保留着年代岁月的痕迹。也许是明代大规模江南移民时所带来,与当地少数民族服饰相融合而传承下来。随着老的一代渐渐老去,这样的服饰穿着即使在古镇街上也很少见到。或许,在不会太远的时间,我们也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欣赏到这些“阴丹蓝”的服饰了。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镇街上行人的服饰,虽少见了阴丹蓝,却也能在现代服饰人群里偶见古式服装,显得醒目。有的年轻人喜欢穿上汉服,到古镇来感受一下古镇的风韵,独领一番风骚。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古渡风韵——环游滇池六

在官渡古镇看了、听了,得到了视觉、听觉的满足,不妨再寻着空气中飘来的阵阵香味,去美食街逛逛,品尝品尝古镇的小吃。本地民间有俗话说,官渡的美食小吃有三宝:官渡饵块、官渡粑粑、官渡小锅米线,当然还有麦粑粑、豌豆粉、炸小鱼、煮螺蛳、豆面汤圆……等等一应有着官渡特色的小吃。不过,一次可吃不了这么多,就先来碗小锅米线和炸豌豆粉,官渡粑粑和官渡饵块就带回家慢慢吃啰……

 

postid
23077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