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亚丁游记07:稻城–新都桥–甲居藏寨

稻城亚丁之行的第一天,由于绕道和318国道上的堵车,当我们到达新都桥的时候已是夜晚,这个被称之为摄影家天堂的地方,已沉浸在一片夜色之中。尽管后来这一路的景色让我们惊叹不已,但对于错过了新都桥的美色,总还是感到遗憾。当我们从稻城回到新都桥,将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这一切。相对于生活中失去了再也无法得回的那些缺憾,我们只不过是晚了几天才与新都桥相逢,又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新都桥,地处川藏南线和北线的分叉口,北通甘孜、南接理塘,是从西藏通往康定的必经之路。新都桥藏语“然昂卡”,汉译“五羊镇”,传说文成公主进藏经过此地,见泥土细腻色润稠粘,暗誓到西藏如修庙宇必来此取土。后来,在修建布达拉宫土墙时,便派五只神羊来新都桥驮土,至今拉萨的大昭寺墙上,还留有五羊驮土壁画。后来,政府在五羊镇修大桥一座,起名“新都大桥”,新都桥由此而得名。

这里,可远眺蜀山之王贡嘎山。当我们站在酒店的楼顶,遥望远方的贡嘎雪山时,天色尚早。这时我才承认自己偷懒不愿意多带一个镜头是多么愚蠢的事情。贡嘎雪山,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雪山第二名,此时此刻,这座圣洁的雪山就在我的面前,而我只带了一个广角镜头,便无法用相机去记录她的壮观与美丽。当深圳女孩Vicky带着她的相机走到楼顶、拍摄贡嘎雪山的时候,我厚着脸皮借来她的镜头,安在我的相机上拍了几张:

 

新都桥


这一天,我们的行程是从新都桥出发,沿着S215北上,经过八美镇后,转S303至丹巴藏寨。

新都桥是个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驴友们神往的“摄影天堂”,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一座座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房前路旁矗立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在秋风秋阳中炫耀着特有的金黄。一群群的牦牛和山羊,点缀在新都桥田园牧歌式的图画中,而远处的山脊,舒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

这一整天,我们行走在风景线上。或许是因为行程轻松,或许是高反随着海拔的降低而渐渐远去,大家都心情都变得轻松起来,就连平时不跟大家一起玩笑耍闹的司机,也跟着大家一起High起来,多了“正面而友好”的互动。不过大家对没有在最佳的摄影路段停车从而错过一些好的镜头还是有些微词,司机也不再说啥,喜欢摄影的朋友便三五成群地往回走,寻找那最佳的景色与角度。

 

玛尼河

玛尼河是途径的一个景点。其实,我很不喜欢景点这样的词汇,总是会让人联想起人山人海,门票奇贵和服务特差。而这一路上所谓的景点,只是某个特定景色比较集中的所在,或者某个看景角度更好一点的地方,而不是因为只有这儿的风光最美,不是因为要收门票。当然,也有要收门票的,比如玛尼河之后的塔公寺。

玛尼河,无论是水中、两岸,还是两旁的山上,都堆满了玛尼石,挂满了经幡。漫山遍野,遍布着用玛尼石堆成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玛尼石堆最直接的意义是祈福和禳解,供人们转经礼拜,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远离城镇和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成为藏民精神生活不或缺的所在。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无处不在的玛尼堆便担负起了经堂和道场的部分功能,从而极其神圣。

 

塔公寺


全名“一见如意解脱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族朝拜的圣地之一。寺内保存有一尊与拉萨大昭寺相同的释迦牟尼像。传说是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模拟携往拉萨释迦牟尼像造一尊留供寺中。因二者之间具有极其特殊和奇特因缘,因而有“凡愿到西藏拉萨朝圣而未能如愿者,朝拜康藏塔公寺释迦牟尼像亦具有同等效果和功德”,所以塔公寺又有“小大昭寺”之称。【摘自度娘】

由于大家心知肚明又不可言说的原因,四川的藏民不能随便出入西藏,更不能去藏民心中最为崇高的大昭寺朝拜,因此,这里的藏民就视同塔公寺为大昭寺一般,由此可见塔公寺在甘孜藏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塔公草原


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草原位于川藏线上,海拔3730米,属于高寒草原。整个草原面积超过7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四分之一个广州,跟南沙区差不多大小。塔公草原地势和缓广袤,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在塔公寺后的右前方挺立着一座雄伟的雅拉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我们到的季节已是深秋,草原上的水草枯黄,看不到春季特有的遍地鲜花。倒是有成群的藏狗,在草原四处流浪,在游人脚边游走,以期望能获得游人的喂食。这些藏狗虽不如藏獒身材高大,但样子却比藏獒好看很多,性情似乎也没有藏獒那么暴烈。如果不是太不方便,且没有看到幼犬,不然我极想抱一只回广州。

 

八美镇


八美镇,是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避难、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降生的地方。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据说是用1180公斤黄金铸造而成。这里最美的季节应该在春季,草原上青草如茵,鲜花盛开。一座座藏寨散落在高原的缓坡之上,白塔点点,树林片片,犹如世外仙境。而我们来的时候,因秋色斑斓的缘故,另有一番韵味。

 

亚拉雪山


亚拉雪山海拔5820米,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只有有福之人,才能看见亚拉雪山的雪峰,而这天,无论在塔公祠、塔公草原,还是八美镇,我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瞻仰了其美丽的颜容。从塔公草原看,亚拉雪山就像花瓣簇拥的莲花宝座。而从八美镇看亚拉雪山,则像是一个皇冠。再从她的正西方农戈山上看,亚拉雪山如端坐的弥勒佛。亚拉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的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山下有一条道路,似乎通向亚拉雪山。我那么想着,如果是自驾车,自己定会一路开过去的吧(其实,这条路就是后面我们去丹巴走的那天绝美之路)。

 

绝色S303

S303,是从八美镇到丹巴藏寨的一条山间公路。绝色二字,已经说尽了她的美丽。这种美,真不知如何用文字去描写,也的确找不到什么词汇来形容,还是老规矩,直接上照片吧。遗憾的是,一路上我都只能隔着肮脏的车窗玻璃拍下几张很不满意的照片,而那些真正动人心魄的美,都在路上,一个镜头都没有抓到。如此也好,相机用多了,往往少了眼睛与心去感受。当相机受限之时,则不得不用贪婪的眼睛去发现,用感动的心去体会。所以,下面的几张照片如果不是那么美,那不是我的错,而是我无奈的正确。

 

丹巴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藏在离丹巴县城不远的一处深山之中。从丹巴县城到藏寨,需要翻过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公路,而脚下便是滚滚的大渡河。如果有恐高症,这一路上最好还是闭上眼睛莫要睁开,不然小小的心脏可能因此而丢进大渡河里捞不起来。莫要不信,且上几张照片给客官们看看:

甲居藏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第一名。那一本2005年10月出版的《中国国家地理》增刊,已经被我翻阅得稀烂,却一直保留在书架上,不时地拿来翻翻,以筹划下一条路线或下一个目的地。之前曾经N次地想象甲居藏寨的美好,想象着在晨雾之中,那些颇具特色的藏居,如何影影绰绰地浮现在眼前。而我们真正到达之时却是下午。阳光正烈,甲居藏寨的全景毫无遮拦地暴露在眼前。虽然没有了想象中的婉约和清新,却仍然被它的宁静和美好而折服。

这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就宿在俗称“美人谷”的藏寨之中。传说中,这里居住的藏人是王室的后裔,女孩都长得非常美丽,而男性却差强人意。而今,无论是漂亮的女孩或不漂亮的女孩,大多跟其他地方一样,去了外地打工。留下来的是否依然漂亮,就取决于个人的欣赏眼光了。这个晚上,领队小獐妹叫来了当地几个藏妹子,围着篝火大家跳起了锅庄。在青稞酒的刺激下,性格开朗的团友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搞起了恶作剧,小小的客栈里一片欢腾。与我们同乐的还有另外一只队伍,领队是个男士,当他们的队伍里有人完成了一首歌或一曲舞蹈,整只队伍便“呀啦嗦,呀啦嗦”整齐地喊起口号。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种像传销一般的打鸡血喊口号这种模式,就一直躲在角落里,拒绝融进这样的氛围里。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毛病,而不是因为别人有什么错,我只是不喜欢这种模式而已。

 

此刻我唯一感兴趣的是那只正在柴火上烤着的全羊,想象着等全羊烤熟了端上来的时候,我需要吃一大块。后来,因为烤全羊成为此刻我脑子里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竟然拿错了别家的羊肉—那端上来的不是我们这只队伍的,而是属于“呀啦嗦”的。我吃了“呀啦嗦”家的一块羊肉,尽管很膻,没有放辣椒也没有放孜然,味道很不好吃,我还是感觉到非常不好意思,深感内疚。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小偷,竟然公开地偷了别人家的一块羊肉!很有些羞愧……

入夜,我躺倒在一间9人房的一张床上。这里海拔已在2000米以下,所有人都没有高原反应,加上旅途劳顿,我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同房间睡在正中位置的温州摄影高手张生对我说,我晚上说了好多梦话,似乎都是关于工作上的……

后记


还是因为戒烟的缘故,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写得最烂,却花去了最多的时间。尤其在写东西的时候,没有一支烟抽着是很痛苦的事情。到今天为止已经连续戒烟19天,却并没有减轻我的心瘾,每天还不得不忍受烟瘾的煎熬。二是我的左腿又出了问题,脚背莫名其妙地疼痛,膝关节还是没有好全,在徒步了几天之后,旧病复发,久痛不愈而不得不去医院做理疗,顺便又做了个小的门诊手术,其实也是早就应该做的。三是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录制了一门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这件事情答应客户差不多一年了,这回总算兑现。录制期间,又不得不忍受着脱肛的痛苦。如此,这段时间难以静下心来写完它。所以,当这最后一篇落笔之时,我的稻城亚丁之行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感觉上,并未觉得已经过了这么久。稻城的宁静,亚丁的壮美,理塘的蓝天白云,新都桥的田园风光,丹巴藏寨的玲珑秀美,以及一路上的美好景色,仿佛就是昨天见过的一般,还是那么清晰。对于稻城亚丁,我的内心充斥着一种矛盾。一方面,期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亲眼见识她的美丽,另一方面,又期望还能像几十年前一样,没有人去打扰这片圣洁的土地,让她安静地继续呆在那里。

《消失的地平线》中,那位活了两百多岁的活佛Perrault老人,与Conway进行了几次长长的对话。活佛希望他看上的这位英国外交官Conway能留在香格里拉,以便在他死后继承他的衣钵,作为新的一代活佛,带领这里的人们抵抗未来必然出现的战争、洗劫与杀戮。更希望所有珍贵的东西,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能长久地保存,而不至于像英法联军在遥远的北京洗劫圆明园那样,对美好进行残酷的掠夺和焚毁。

显然,Perrault老人真心不希望香格里拉被外界所打扰。他对Conway说:“我们可以不指望上苍垂怜,但我们隐隐约约希望它被外面的世界忘却。我们在这里读书、听音乐、冥想,去保存一个没落时代的脆弱光华,并寻求人在激情耗尽时所需要的那份智慧。有一份遗产需要我们去珍藏并让它永世流传,我们应该去尽力争取快乐和幸福,直到那一刻到来。”

那一刻,究竟是哪一刻呢?

离开亚丁的前一晚上,外面的空气有些格外的冷。我站在所住藏居的门口,看着天上被云遮盖的月亮发呆。月亮在云里躲躲藏藏,刚露出半个脸便又羞涩地躲到云层的后面,始终不肯露出全貌。此时,香格里拉以一种白天没有过的冷俊刚强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群山层峦叠嶂,如梦如幻,一动不动地静卧在天的边缘,它们的身后,仙乃日神山在月亮的寒光下显出圣洁的白,如一副被冷冻而凝固的画。


而那一刻的人,内心应该是平和、平静、满足的吧。

『全文完』

postid
23166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