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文莱、孟加拉国和缅甸四国行(14)仰光

缅甸联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国家和东盟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靠近中国边境的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一万年前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大约4世纪后,南迁的南诏、骠族不断增加,逐渐建立骠国。613~718年毗讫罗摩王朝统治骠国时十分强盛,有18个属国,298个部落和9个城镇。其疆域北抵南诏,东接陆真腊,西接东天竺,南至海,据有整个伊洛瓦底江流域。缅甸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勃固王朝、阿瓦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1886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1948年1月缅甸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62年军政府上台,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改名为“缅甸联邦共和国”。

缅甸约有人口5458万人,共有135个民族。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北部部分少数民族(尤其是与中国接壤)地区处于自治的状态,缅甸政府无力掌控,因而限制外国游客前往,中国大陆游客一般不允许从陆路进入缅甸。

缅甸的旅游主题就两个,自然风光和佛教。自然的风景主要以水景为主,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都是东南亚的大江大河,这里的海岸线不失热带风情,湖泊也非常优秀。缅甸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且十分虔诚,佛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视佛塔、寺庙为圣地,万佛之国,神秘安详,千庙百寺,黄金塔顶,随处僧人,在这样的国家里行走,让人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的世界。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利和海洋资源,但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产业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受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所限,缅甸工业发展滞后,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仰光Yangon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与勃生堂河交汇处,距离安达曼海37公里,为缅甸最大港口,东南亚最大港口之一。是缅甸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以及部分政府机构所在地,平缓的仰光山从北边伸进市区,城市的东、南、西边都是平原。

仰光在2500年前,曾是孟族渔村,11世纪时称为达贡Dagon,主要以瑞光大金塔而闻名。1755年5月,缅族头领雍籍牙建立贡榜王朝,登临瑞大光宝塔(即今仰光大宝塔)顶礼膜拜,祈求消弭兵灾,永保和平。从此达贡改名为仰光。很快这里便成为缅甸第一大商港。1855年缅甸成为英国的属地,英国人把缅甸首都从曼德勒移到了仰光, 1942年仰光被日本占领。1948年缅甸独立后定都仰光。

 仰光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公园,到处是植物,花草。仰光有着无数或镀金或白石的佛塔与寺庙,其中最著名的是驰名世界的大金塔,还有裸露左肩、穿着红色袈裟的僧人赤脚在街上飘着。此外仰光有殖民地时代留下的英国建筑的暗红色屋顶,印度教寺庙镶着各种神灵雕像覆盖着青苔的顶,现代文明发明的四方盒子的顶、与佛塔、教堂、各类寺庙和谐相处,构成千姿百态的画面,共同成为仰光旅游的主题。

我抵达仰光机场已经是下午,先坐机场大巴前往河边,仰光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气比孟加拉国干净多了。

仰光机场

路过大金塔

看到不少殖民时代的建筑

我在苏雷塔附近下了车。

中心区地图

苏雷塔Sule Pagoda位于市中心的班都拉公园Bandura Square,一直是仰光和缅甸政治的焦点,整个仰光的街道都以它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这里是一个环岛。苏雷塔因内有圣山的保护神苏雷神Sularata的塑像而得名,塔基呈八边形,内存有佛舍利。佛塔周围有生肖塑像,缅甸佛教徒到达寺庙后会到自己生日对应的佛像前跪拜并用清水浴佛以示尊敬。

班都拉公园Bandura Square中央的方尖碑。

仰光市政厅Yangon City Hall

浸礼会教堂Immanuel Baptist Church和AYA银行

仰光法院Yangon Region Court

往东走,可以看到波特涛塔 Botahtaung Pagoda,这里面里面供奉着佛祖的头发舍利。佛塔二战时曾被炸毁,目前看到的佛塔是二战后重新修建的。

我走到河边,正赶上日落时分,夕阳、飞翔的海鸥与船只构成唯美的画面。

第二天一早,我继续在河边转,我首先来到中国城,这里灯笼挂满街头,香火气息很浓。

庆福宫Kheng Hock Keong Temple建于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仰光的福建移民以及华人船务公司集资兴建,也是福建同乡会所在地。主要供奉的是妈祖。左侧供奉的是观音佛祖,右侧供奉的是保生大帝。每逢传统年节,福建移民后代也会按照先辈教导的方式在庆福宫举办庆祝活动。

观音古庙Guanyin Temple是19世纪初由广东移民修建的。

中国城东面不远是木斯米亚约书亚犹太会堂Musmeah Yeshua Synagogue,落成于1896年,是目前缅甸唯一留存的犹太会堂。1世纪末仰光在大英殖民者的建设下成为了东南亚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因此也吸引了大批犹太人来此做生意。犹太会堂内的装修非常精致,代表犹太人的大卫星图案也到处可见。现在这里也成了很多国家领导与以色列政要会面的重要场所。

往北走,可以看到菜市场。这里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

看到一座印度寺庙。

再往北可以看到一座红色教堂–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这是仰光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895年,由红色砖石筑造,加上尖塔,属新歌特风格建筑,曾有多名英国神父先后在此传教。教堂内里的飞升拱廊和五彩的装饰,融合了多种东南亚元素,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庄严、典雅的感觉。

教堂旁边是昂山市场,市场分为服装、手工艺品、宝玉石区、海鲜果菜、家电等八大区域,有摊位近2000余个,这是仰光市内最大的旅游工艺品市场。

昂山市场附近的一座古建筑

往东走,可以看到樱花大厦Sakure Tower,它是仰光最高楼。

再往东走,可以看到圣玛丽主教座堂St. Mary Catholic Cathedral,教堂始建于1895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建成,由荷兰建筑师Joseph Cuypers设计,整座教堂建筑风格受19世纪欧洲盛行的“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影响,两侧带有高耸的尖塔,外墙和内部设计带有繁复的装饰和飞拱,非常有观赏性。

旁边的小教堂

圣玛丽主教座堂的南面是秘书局 Secretariat Office.它是仰光最著名、规模最庞大的殖民建筑。这里不仅是当年英国殖民政府办事处的所在地,而且对缅甸人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947年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就是在这里与英国官员进行缅甸独立谈判,并且在谈判过程中遭遇暗杀。昂山将军的遇刺也让这座恢宏的殖民建筑蒙上一层阴影。

我来到仰光火车站

乘坐环城小火车不仅是穿梭于仰光著名景点的好方法,也是真正了解当地人生活最特别的途径。随着列车离市中心越来越远,中途经过的站点也会越来越小,也越能近距离接触到铁轨边上的村落生活 ——简陋的竹棚房子、密密麻麻的杂草、在铁轨边嬉笑玩耍的小孩、晾在户外五颜六色的笼基,都是在繁华热闹的市中心鲜见的景象。

在Insein火车站下车

过天桥

路边随处是佛塔

我走到Aung Zeya 大桥下

按照穷游锦囊的说法,这里是水上巴士站,可以坐船游览仰光河。

但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船靠码头,只能放弃这一游览项目了。

在桥头坐公交来到大金塔。

大金塔周边地图

仰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又称“瑞光大金塔”,是缅甸的国家象征,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驰名世界的佛塔,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价值昂贵的佛塔。传说来自孟国的两位商人曾得到了佛祖的8根头发。商人将头发带回缅甸后,当时的国王特地建造了一座佛塔用来供奉佛祖的头发。经过不断重建和增建,这座佛塔最后形成了大家眼前的大金塔。大金塔始建于前585 年,初建时只有 20 米高,后历代多次修缮。如今塔身高 112 米,塔基为 115平方米,底座周长427米。人们进入佛塔时必须赤脚而行,就连国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则就被视为对佛的最大不敬。

大金塔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巨钟,坐落在山顶平台上,山脚下四个方向都设有入口,各有一条廊桥通往山顶的平台,平台中央就是大金塔,大金塔由砖建造,塔身贴有 1000多张纯金箔,所用黄金有 7 吨多重。最顶层还镶有5448颗小钻石、2317颗红宝石、1065个金铃,塔尖更是镶有一颗76克拉的钻石,足可见缅甸佛教徒的虔诚。塔的四周挂着1.5 万多个金、银铃铛,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声传四方。大金塔东南西北各有四个中型佛塔,此外四周还建有64座小型佛塔,外面有一条环形走廊,供信徒和游客朝拜,走廊外还有无数个小寺庙和佛塔,共同“占据着”山顶平台。白天在阳光的映照下大金塔显得金碧辉煌。到了夕阳西下,大金塔四周会亮起璀璨的灯光,映出另一种恢宏的气势。

 作为仰光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大金塔见证了缅甸人反抗殖民统治和军事独裁的无数次抗争。大英帝国殖民时期,英国人就曾经由于进塔不脱鞋袜而被缅甸民众猛烈抨击,“进佛塔必须脱鞋脱袜”的诉求因而成为了缅甸反殖民统治运动的缩影。到了反抗军事独裁的年代,昂山素季曾经在8888民主运动期间在这里发表过演讲,而2007 年的“袈裟革命”期间,大金塔更是整个抗议运动的中心。

山脚下的大门(西门)

长廊,部分安了扶梯

回看

进入山顶平台,近距离看大金塔

中型佛塔

环形走廊

无数个小寺庙和佛塔

东门及长廊

大金塔的东门面朝大湖Kandawgyi,大湖面积很大,周边没有高楼,一眼望去只有绿植和湖水。四周的草坪被修剪得很整齐,热带植物茂盛,有的还剪出了造型。这里更像一个开放式公园,是当地青年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沿着湖边小路往北走,可以看到很多寺庙。

不久可以看到一座建在山上的寺庙,这就是纳塔基坐佛寺 Ngar Htat Gyi Pagoda,寺庙有五层楼高,里面供奉着高达14米的坐佛。传说寺庙是17世纪东吁王朝王子明耶岱巴Minyedeippa捐建的,而坐佛则建于1900 年,它身穿非常华丽的皇家服饰,头戴冠冕、表情平静,和背景繁琐精致的木雕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过一条马路,就来到了乔达基卧佛寺Chaukhtatgyi Paya,这座大卧佛全长20米、高5.4米。始建于1907年,在经历了各种的天灾人祸后,1960年正式成为现在的大型卧佛像。卧佛的面部装饰十分精美,不仅玻璃镶嵌成的眼珠清澈有神,而且睫毛浓密纤长,右手轻轻托着头部,双眼注视着芸芸众生,神态豁达、安详,仿佛正在倾听着信徒们虔诚的祷告。

茵雅湖 Inya Lake位于市区北部,距市区约6公里,是仰光市内最大的湖泊,当地华人称其为燕子湖。湖周围是广阔的自然公园,整个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持的很好,公园里种满了热带植物,风景优美,还有几个仰光著名的画廊,是很多仰光年轻人约会的地方。

仰光大学University of Yangon位于茵雅湖畔,是缅甸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建于1878年,最早称为加尔各答附属学院,是英国殖民政府用来培育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基地。1904年和1920年,学院更名为“政府学院”。1920年,学院和贾德森学院合并,成为“仰光大学”,模仿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设立专业。主要学科是人文学科、理工学科和法律学。

仰光大学曾经培养出昂山将军及女儿昂山素季、缅甸前总理吴努、前总统奈温等多名知名政治人物。作为缅甸知名度最高的大学,仰光大学从殖民时期起已经是反殖民统治运动的中心;缅甸独立之后,仰光大学的学生更是肩负起人民运动的领导者的角色,校园安逸静谧的氛围实在让人难以将它和时代的动荡联系在一起。这里依旧保留着很多老旧的建筑。

晚上我赶到汽车站,坐班车前往缅甸的东南角城市高当。

路线图(1300公里)

postid
230861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