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游记·武功山|带我走,到远方

“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去往武功山前,我对它一无所知。意念萌生的源头仅仅只是因为瞥见一张摄影图片:晨光中,绵延至天际的丘陵被嫩绿色的草甸覆盖,草面上萦绕着一层雾气,仿佛一只巨兽正披着柔软的绿色毛毡沉睡。而看到此情此景的我早已心驰神往,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山野间烂漫盛开的花,看到了自己如何躺在草甸上舒展四肢,看到了被群山环抱的灵魂何其惬意而解脱……总之,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不假思索且异常乐观:我决定开启人生中第一次徒步旅行。

 

图源:微博@叶叶声声

 

图源:微博 摄影师姚育青拍摄的飞碟云

 

怀着按耐不住的激动度过了漫长的三月,我从报名便开始陆陆续续地置办徒步所需的装备:速干衣、防水鞋、手套、护膝、登山杖、水袋、路灯、防雨罩,以及面包、牛奶、巧克力、能量棒……直至4月2号晚上9:30,搭乘大巴前往旅行地。我全身放松地靠在座位上,一想到明天睁开眼便是期待已久的翠绿山峦,更是无比愉悦。

 

 

然而,上述的描述并没有真切地体现我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的心境。尽管我注意到此时此刻公路两侧葱茏的群山与我想象中的别无二致,但我的注意力正为别的事情所分散,其中有因为一整夜没有变换姿势而僵硬酸痛的脖子,发胀的太阳穴,还有因受凉而隐隐作痛的喉咙。

 

公路前郁郁青青的景色

 

随着大巴迫近目的地,梦想即将变为现实。但就在这个时刻,我忽地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我想象自己攀登的具体情境,而那不由得令人心生畏惧:脚下是泥泞而无从涉足的土地,抑或是爬满青苔、湿滑松动的石块;身侧是望而生畏的深渊,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倘若下雨,我将不得不套上闷热的雨衣,雨水混着尘埃顺着我的脸颊滑落,留下一道泥痕,而眼睛也将变得酸涩难耐。不能好好地享用午餐,夜半要在陌生的床上醒来,还有可能因掉队而孤立无援……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正拖着疲惫的身躯瑟瑟前行……思及此,攀登之梦顿时黯然失色。

事实证明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最累的便是山麓段的攀登,尤其是前八分之一。由于尚未找到攀爬的节奏,我屡次感到精疲力竭。几乎是走几步便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休息。体力透支时不止一次后悔:“既然能够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地看着地理杂志所呈现的壮阔图景,又何苦真的出行?”

然而一旦上山便无退路可言,一想到下山的难度,也只得咬咬牙坚持向上爬。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途中遇到一位看上去有些年纪的阿姨,她的步履虽然十分缓慢,却很稳当,我按照她的速率默默地跟随她攀爬,竟然也摸到些门路。后来休息时我上前搭讪,接下来的路段中也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就这样,此前一直纠缠着我的疲惫感渐渐消散,而这场徒步旅行也总算开始渐入佳境。

Trip.01

武功山

出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到达中途用餐点,我同阿姨告别。并在这里遇到队友小陈、瑕妹、藜麦,一同前往发云界。发云界是一片暖洋洋的平台,眼前云海翻滚,耳畔涛声絮语。人在这些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与之交会,令人欣喜陶醉,也让人面对力量、更迭与浩瀚时,深感自身的渺小和脆弱。面对此情此景,连压缩饼干也变得没那么难以下咽。

 

大家在发云界整顿休息

 

武发客栈可以说是第一天行进后半程的唯一信念了。孑然独立的人造物,没有任何别的道路能通向此,唯有我们脚下这条艰险的小路。它是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山野的第三空间,是旅行者的领地,是独立于海角的灯塔。荒野间的旅行好像确实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赋予一切寻常甚至算不上美好的体验以不同的滋味与情趣。那拥挤的房间、受潮的被褥以及劣质的隔音板,对攀爬了一天的我来说无不是上帝的恩赐。

 

 

到达客栈。好耶

 

更换环境意味着重新发现的机会。

正如我发现在真正远离都市、暂时地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难以改易的自私安逸”而置身自然后,我又莫名感到了荒凉与孤独,并且无时无刻不盼望人迹的出现。例如在攀爬过程中,每每遇到明显是人为铺造以便利攀爬的大石块,或是景区专门修建的防护栏,我都欣喜若狂并感恩戴德。剥开一层熟视无睹,剥开一层理所当然,这些人类为改善生存条件而留下的痕迹是多么亲切且不易。

此外,让我重新发现的还有人。有出发时热心的长安帮忙停车;有瑕妹的一路相伴,在我恐惧畏缩停滞不前时向我伸出手,拉着我翻越绝望坡;有小陈十分善解人意地在攀至陡处替我半拖着书包减轻重量;有路上相识的阿姨赠予头巾使我不至于在潮湿的山间感冒;有细致而万能的藜麦忽地掏出消毒湿巾替你处理麻烦;有大锅在我不敢下坡时的鼓励与耐心的等待;有面面与奥利奥交换重包背了全程;还有返校时山人、柠檬茶、布鲁斯的“护航”……

“十八岁的旅行,遇见每个人都能成为奇迹,因为缺少过去。“这些陌生的朋友,这些细心与微小的善举让我暖意充盈,以至于即使身处糟糕的环境也能够泰然处之,以至于在我回忆起徒步旅行的每一个细节时都能发现令人动容的故事。

 

 

武功山

WUGONG MOUNTAIN

 

 

虽然此行最初的目标是“去亲眼见识下摄影作品上的美景”,但由于季节未到,草甸尚是一片枯黄。“历尽艰辛的所见之景可能远不如摄影作品美。”放在平时,这会是一趟出游最大的罪过。但令我惊讶的是,在看到真实景色、脑中闪过“不过如此”的念头时,我的内心竟然异常平和。也许是因为从从容容的慢行已经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许是因为队友一路相伴带来许久未曾产生的单纯的满足感,让我能够放下追求结果的执念。

何况尽管没有看到摄影作品的“经典名景”,我也领略了冬春交际的山谷,领略了更多因艰险而无人拍摄的壮阔景观。我们想象眼前的美景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然而获取真正幸福的关键,其实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倘若我与队友发生争执或口角,亦或是被队友抛下,我必然感到怨愤,那么再美好的景色也不可能够安然享用。

“旅行,从出发时的期待和回返时的结果来看,情形可能非常吊诡。”但当你真正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所思所获将难以想象,目的与结果也会变得微不足道。现代技术也许让人们更加容易接触美,但那并不导向更为积极且有意义的观察。本不应该有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那么人云亦云。

 

 

下山时我们走的是游客路线,游人渐渐多了起来,餐馆、旅店和告示牌也逐渐变得随处可见。我与刚刚得知是直系师姐的奥利奥闲聊,聊着文学院,聊着专业……聊着聊着,那些焦虑、自私、迷茫又通通涌上来了。这着实是很神奇的体验,为什么接近一座瀑布、一座山或自然界中的任何一部分,我便能免于“仇卑劣的欲望”的骚扰?为什么在比肩接踵的街道就做不到?用2天时间沉浸在大自然中所得到的精神抚慰,竟然一到人群中便失去了效用。

那一刻我不禁想重新逃回荒原之上,用更长的时间与自然相伴,它们能让我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又令人苦恼的事情,接受自身的局限和渺小……

 

“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

带我走,到远方。此地,土俱是泪!“

——波德莱尔

postid
23214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