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大桥是连接悉尼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一并成为悉尼的象征。
我们站在悉尼皇家植物园的小山头上遥望海港大桥,它就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但它又是那么谦虚可人,甘当悉尼歌剧院的背景,自愿为歌剧院的美丽增光添彩。
当我将歌剧院和海港大桥连成一体欣赏时,我被它们的珠联璧合震撼了!雄伟与婀娜,深色与浅色,直线与曲线,构成了一副反差强烈又协调一体的绝美图画!
悉尼大桥桥长1149米,桥面宽49米,单孔拱架跨度503米,从海面到桥面高58.5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大桥的钢架头搭在两个巨大的钢筋水泥桥墩上,桥墩高12米。两个桥墩上还各建有一座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岗岩建造。
海港大桥于1924年破土动工,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车,历时8年有余。大桥用钢5.28万吨,铆钉总数600万个,最大铆钉重达3.5公斤,用水泥9.5万立方米,桥塔、桥墩用花岗石1.7万立方米,用油漆27.2万升,这些数字见证了铁桥工程的雄伟浩大!
悉尼大桥从“怀胎”到“出世”,前后花费了100多年的时间。在经过了40多年的酝酿之后,1857年,悉尼工程师彼得·翰德逊绘成了第一张设计图,其后经过反复修改,到1923年才根据督建铁路桥的总工程师卜莱费博士的蓝图开工兴建。大桥的设计大师当时自信满满,曾经留下了“一百年后这座大桥也不会落后”的豪言,看来是被他言中了。
导游告诉我们,观赏海港大桥的最美时段是在黄昏和夜间。到时,斜阳的金晖会把黑色的桥梁依序涂抹成金黄,幻化为姹紫,演变为暗褐。当大桥即将被黑丝绒般的夜空淹没时,大桥钢架上的千万盏灯光会亮了起来,就象给大桥镶嵌了无数闪亮的钻石,它们与海湾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倒影,与平桥上如蚂蚁般爬行的车辆相映成趣,那真是一个无比壮观的美丽景象!
从皇家植物园的小山顶上远看悉尼歌剧院,那在脑海中定型已久的巨大壳片,在我的眼前真实地亮起来了。
歌剧院三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東西寬97米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組壳片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組壳片内部是餐厅。
这三组巨大的白色壳片,屹立在悉尼市中心“便利朗角”的海边上,被富有想像力的悉尼人形容为翘首远观的恬静修女。
但在我看来,那高低不一用白格子釉瓷铺盖的尖顶壳片,在阳光照映下,更像是几艘巨船的白色船帆,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之上。
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它那贝壳形状的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则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当天下午,我们买票进入歌剧院实地参观。剧院前面的一个小的模型说明,设计大师当年的创意,是来自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可见,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会给有准备的大脑带来冲击力,引发无与伦比的灵感和极其伟大的构想。
歌剧院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大风琴。
悉尼歌剧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征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到1956年共有32个国家的233个作品参选,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的设计被选中。剧院建设过程艰难曲折,从1959年3月开工,到1973年10月竣工,历经了14年的时间。
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主持了开幕典礼。2007年6月28日,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如前所述,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是丹麦的约恩·伍重先生,他于2003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学奖,于2008年11月29日在丹麦去世,享年90岁。在建造歌剧院的过程中,他与改组后的澳大利亚新政府失和,于1966年愤而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未踏足澳国,未曾亲眼目睹他自己的旷世杰作。
负责兴建悉尼歌剧院的一位名叫乔⋅伯托尼的工程师,于2019年4月7日在悉尼家中逝世,终年97岁。据说,他曾手工计算了3万条方程式,以保证歌剧院的拱形顶部及内部支撑结构万无一失。
站在歌剧院前的大型广场上,我在抬头观望那无与伦比的建筑奇观时,内心里则在为这一伟大文明的创造者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以下是悉尼海港大桥的图片。
以下是悉尼歌剧院的图片。
以下是我们参观海港大桥、歌剧院的旅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