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外国人带你看你不知道的中国 · 云南篇》——第7集 沙溪

 

沙溪位于大理剑川县的东南部,当地人称之“坝子”,意思是山谷间的平原。春秋战国时期,沙溪就已成为青铜冶炼基地,现在,这个藏在山水之间的小镇,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过去的功能设施和历史空间。大约在唐代之后,与沙溪坝子一山之隔的弥沙,开始挖掘井盐,因为沙溪与盐井最近,于是大量从西藏、滇西北来的贩盐马帮,纷纷涌来沙溪交易。沙溪坝子开始成为一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交易码头,“寺登四方街”也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马帮在这里歇脚,带来新鲜的货物和外面的故事。随着茶马古道的衰落,这里渐渐被遗忘了。因为被遗忘,这里也更好的保留了当年茶马小镇的风貌。古镇以四方街为中心,分别有东南西北四条巷子,地面是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两旁有各式小店。茶马古道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后,依托古道兴盛一时的许多城镇,不是消逝得无影无踪,就是变得面目全非,而沙溪依旧留着滇藏“茶马古道”上贸易兴盛的往昔。

 

虽然响着驼铃的马帮文化已经渐渐从这里远去,但因茶马贸易而兴起的古镇风貌,古戏台、兴教寺、寺登街、古石桥,这些都超级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湛蓝的天空上,云朵在舒卷,阳光洒满镇子,从树枝游过的阳光洒落到地面和墙面,光影绰绰。老房斑驳的墙面,青黑色的瓦屋顶上长满杂草,时光还仿佛停驻在千年之前。

 

 

欧阳大院是曾经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头目(俗称马锅头)欧阳镜在清末民国初建盖完成的,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滇藏之间通过内陆居民用茶叶、布帛等与边疆人民交换优质马匹形成商品交易,而欧阳镜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欧阳家族曾经在镇上显赫一时, 欧阳大院算是茶马古道马帮文化的一个缩影。据说欧阳家的祖先是从江西庐陵迁移到沙溪的,在大院里有一块政府送的牌匾写着“秀接庐陵”。牌匾下的六扇木门全由自己雕刻,刻着不同字体的一百个“福”、一百个“寿”,寓意为百福百寿。陈旧的欧阳大院有着古朴的魅力,是中国传统民居这一物质文化的传承,是历史上马帮文化的见证。

 

 

每逢周五的早晨,沙溪古镇都有赶集,如果你去沙溪,一定不能错过那场赶集。提到赶集,脑子里就浮现出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时鲜果蔬,满大街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人间烟火味,仿佛节日的盛会。

 

背着箩筐的妇女,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老太,抽着烟站成一堆的男人,各种各样叫不上名的食物,热气腾腾的店铺….赶集,是感受当地人生活最好的方式。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来沙溪赶集,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然后再回到自己所在的小山村。所以在集市上,除了白族,能看到很多的少数民族。

 

 

古戏台是四方街的标志建筑,也是最有特色的建筑。古戏台的主体建筑是魁星阁,其建筑高三层,前戏台后高阁,结构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飞,虽经修缮,但基本上保持了原建筑风貌。

 

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的兴教寺相呼应,形成一条中轴线,将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古戏台代表着沙溪人精神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每逢传统节日,全镇居民身着盛装,弹着龙头三弦,齐聚四方街,载歌载舞。

 

 

沙溪人都以能够登上古戏台表演为荣,据说,在沙溪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规矩——没有到古戏台上演出过,不能称是沙溪人,可见古戏台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后来,古戏台逐渐荒废了,再没有人来唱戏和听戏了,古戏台就默默地坐落在沙溪古镇的街上,等着偶然经过的人们来发现它的美。一个歪果盆友——柏昆发现了它,将它改造成了一座有5个房间的民宿,戏台会馆就是这家民宿的新名字。柏昆时常请村里的洞经古乐团来戏台演出。他有些遗憾的是:“这些老人家如果走了,可能就没人继续演出了。”

 

沙溪古镇吸引了很多历史爱好者,还有那些追寻朴素生活方式的游客,所以,来到沙溪,一定到古戏台听一听洞经古乐,看一看白族传统的霸王鞭、肖拉者舞,听一听白族儿女对调子,才能更深入地领略到沙溪的韵味。

 

postid
230931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