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东北行——寻根之旅”第23天,早7:52从河北河北省石家庄出发,驱车416公里抵达河南郑州,入住信息宾馆,下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院极品文物众多且完整成套,当属国内顶级博物院。有武则天的金简、贾湖骨笛。下午4点在博物院内演奏厅观看了《中华古乐——音乐文物复原展演》,可谓古乐演奏的再现。不虚此行!
当日行程416公里,汽油317,过路费165元,超市83元,零食33元,住宿146元,演出门票80元,当日总消费824元。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
黄河九曲,在中条山和崤山之间,冲开三门,一泻千里。
中原在黄河的襟抱中,北峙太行,南接汉淮,西踞伏牛,东引齐鲁。禹治洪水,划分九州,这里称为“豫州”,因处九州之中,又称“中州”这里沃壤无垠,是远古先民赖以生存的乐土,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居所,是华夏民族形成发展的策源地。
这里最早被称为“中国”,早期国家建立之时,处王朝中心,八方辐辏,四方入贡道里;这里是统一中央王朝的核心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斯文在兹文教盛。
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原是这一文明谱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中原孕育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干,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数千年来,有20余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文化厚积。丝绸之路从洛阳延伸,中原文化广纳百川,辐射四海,演绎中华民族煌煌生机。
因为拥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曾有这样的评论:“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公元684年,武则天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载初元年(690年)武周建立后,以洛阳为首都。从显庆年间当政至神龙元年(705年)退位,武则天对洛阳进行了较多的经营,不断迁徙关中百姓到洛阳居住,发展城市工商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整个洛阳城“商贩贸易,车马填塞”,商业空前繁荣,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地位居长安之上。
1982年登封县嵩山峻极峰北侧发现金简重2235克,以纯度90%的黄金制成,刻双钩铭文63字,意为:武则天虔诚信奉道教真理,渴望长生不老,故特派小使臣胡超到嵩岳天门投递金简一通,乞求三官九府免除其罪名。金简上有五个武则天自造的新体字,分别是(国)墨、日、月、臣。该金简是研究武则天晚年思想的珍贵实物资料。
北宋末年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清明时节郊野、汴河、街市方的自然和之风貌。画中街市交错、车马塞衢、人流如织、舟船相衔,表现了北宋开封百姓的真实生活
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圆雕,或浮雕,或刻文记事或塑造形象,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中原大地,古代石刻艺术品浩如烟海。深沉雄大的汉代画像石刻,庄严肃穆的陵墓仪仗,琳琅满目的碑志刻石,无不凝聚着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
特别是维妙维肖的佛国众相,留给人们无尽的艺术享受,显示了古代艺术家鬼斧神工的技艺和超凡的审美意趣。洛阳龙门石窟乃全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演出以贾湖骨笛演奏为序。1983年~2001年间,贾湖遗址进行了7次发掘,发现骨笛数量较多,多出土于墓葬中。经测定,年代在距今9000~7500年之间,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类型多样。其音阶发展由简到繁,显示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起源阶段的渐进性。
贾湖骨笛的出土,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音乐的起源及早期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推向了9000年前。
近年来,国内外均发现有早期骨笛、骨哨,如德国、法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内蒙古浙江、河南汝州、河南长葛等地。国外发现的骨笛时代大多较早,材料来源有洞熊腿骨、兀鹫腿骨、鹿骨、象牙等,大多数发现为孤例。而贾湖骨笛有着完整的群体和发展序列、丰富的共存遗物、规范的制作方式和长期使用与保养痕迹。
据2008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南香红“汉字生河南一文”介绍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字符号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字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河南大地上。
在全国大小超市里,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河南“思念”的,每10个汤圆里中有6个是河南“三全”的,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出自河南“双汇”。这片拥有中国最大粮仓的土地,正在成为中国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