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时间:2013年6月5日

地点:内蒙古扎兰屯

游记《东北行》第十八回

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离开李先生的家,李师傅告诉我:“楠木也是一个旅游区。”

“漂流?”我在来时路上看到了广告。

“是的,要不要去漂流?”李师傅征求我的意见。

我不想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但对木耳却是穷追不舍:“这个就免了,能让我看到木耳段吗?”

李先生拨打了好几个电话,得到的答复都基本一样:由于木耳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成本太高,况且政府也不支持这种浪费木材的产业,所以他们都不做了。

没办法,我们只好往回走,因为,该吃午饭了。我们点了两个具有当地特色的菜,一个是柳蒿芽,一个是蕨菜。

端上来的菜让我吃惊。我知道东北的菜大份儿,但没见过这么大份量的,结果,三人吃两个菜还剩下一半。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在品尝了山野菜之后,我心里仍然记挂着一件事:木耳段是什么东西?到现在我都还未清楚。越是不知道就越是想知道:“李师傅,还有门路看木耳段吗?”

李师傅想了一下,便领我们到了另一条村,在一家大院子前停了下来。这院子的主人是个四十上下的男人,很客气地把我们请了进去。

刚坐下我就被一座刀架吸引住了:“这是鹿角?”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觉得它不太像鹿角。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主人回答道:“这是狍子角。”

小时候看小说经常会看到对狍子的描写,知道牠跟鹿很相似,可就是没见过。

主人把我们带到后院。这是个狍子养殖场,地方不算很大,却有好几个栏,大部分用来养狍子,也有两个栏养着野猪。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后院很清凉,皆因种植了很多树木,这些乔木的株行距很合理,既不让树枝封行,又不让过多的阳光透射。散养在树荫底下的狍子不像我见到的那些绵羊那样怕人,牠甚至乖乖地让白老师触摸到牠的角。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一些狍子的角被锯掉了,伤口处是一层白色的东西,可以想象鹿角被锯掉后是个什么样子。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狍子像鹿但不是鹿,它的角肯定不能制成鹿茸。于是我问这里的主人:“狍子角有什么价值呢?”

主人说:“可以做刀架呀。”

“刀架会比鹿茸价值高吗?”我表示疑问。

“你别小看这刀架,这个才赚钱呢。”主人答道。

的确却如此,当人类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时,用的东西便比吃的东西值钱了。

通过交流才知道他姓孙。一回生二回熟,话也就多了,说着说着,孙先生竟然和白老师的丈夫王老师有一面之交。我趁热打铁:“孙先生可知道谁家有木耳段?”

孙先生马上起身:“跟我来。”看,有了王老师这层关系就是不同,要知道,白老师的丈夫可是个兽医老师啊。

车子按照孙先生的指引开进了一条进山的小道。当车子停下来时,我看到了在山野上整齐摆放的一段段木头。孙先生指着那些木料说:“这就是木耳段。”

经过孙先生的讲解我才明白:目前栽培的木耳有两种,一种是用塑料袋装上锯末(即锯木产生的木屑),放上菌种进行栽培,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工栽培木耳。另一种是选用特定的木材截成若干段,在每段木料上打孔,然后在孔内放入菌种,下雨后数小时就长出了黑木耳。这种用于栽培木耳的木段叫做“木耳段”。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相比之下,木耳段栽培比木屑栽培要好得多:其一,木耳段必须在旷野栽培,这实际上就跟野生木耳一样,而塑料袋木屑栽培则在室内进行;其二,木耳段所选用的木材非常讲究,以质地较疏松、冬天落叶的阔叶树为材料, 其中以油桐木为最优,其次是柏、鸭脚木、香椿树、重阳木等。而木屑栽培则混合各种木料;其三,木耳段栽培成本高,木材消耗量大,属于限制发展的项目。

要想得到野生木耳,就得进入大兴安岭腹地的深山老林采摘,然后干燥,再销售到全国各地。这种做法的成本非常高且量很小,能买到与野生木耳相同生长环境的木耳段木耳就已经很好了,因为,它就叫做“山木耳”。

从山里走出来,在楠木的行程也就算是结束了,车子从雅鲁河西越过大桥进入闹市区。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往的人较多,但道路始终保持着畅通。

前面行人中有十来个女学生,她们穿着蒙古服匆匆向前方走去,估计是要参加什么演出。

敬翔游记018丨《东北行》第十八回:看罢狍子寻木耳,侃完服饰喝奶茶

从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到现在,除了在鄂温克旗见到的三位老妇人穿着民族服装之外,再就是在海拉尔火车站前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换穿蒙古袍。这些年轻人之所以在那个地方脱下汉服改穿蒙古袍,肯定是要参加什么演出或者典礼。由此看来,大多数少数民族在服装上已经汉化了,民族服饰仅仅作为演出用的道具而非生活必需。

我在猜想这种汉化的过程:少数民族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完善了适合自己劳作和方便生活的服饰并且形成一种文化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在他们改变了生活习惯或者迁移了原来生活环境后,原先那种不再适合现在生存环境的服装会慢慢地让适应生产生活的当地服装所取代。被称为“大山林子里的人们”的鄂温克族人,现在已经不再居住在大山林子了,鄂伦春族人也从大山里走了出来,蒙古族人居住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了,那些用水泥、沥青铺设的道路虽然叫做“马路”,但已经不让马来踩踏了。原先适合于草原放牧的蒙古袍,在日常生活中显得繁琐,光是那一排布扣就让你费时。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民族特色必须传承,于是便成为了道具、礼服,他们只有在盛大节日里才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白老师的手机响了,我惊讶地听到了她那流利的蒙语。她是正宗的蒙古族人,是一位为数不多的可以用蒙汉双语讲课的老师,但她却不像蒙古族人,不仅外貌像南方人,而且滴酒不沾。

白老师不喝酒,这倒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我也是不喝酒的人。晚饭时,白老师学校里的科长、主任都过来了,他们的热情令我怎么也推不了那一杯。不过,他们说,蒙古族人之所以能喝,是因为奶茶能解酒。

在从海拉尔去鄂温克旗的途中,司机问我喝过鲜牛奶了没有?我说:找不到地方。她说:每个胡同口早上都有卖,拿回去煮一下就能喝了–这是2013年6月5日傍晚。

对于一个在外旅游的游客来说,需要再次加工的食物只能敬而远之,除非你带了炉具。

到了扎兰屯我才首次喝到了奶茶。饭馆里有相应的炉具,一锅奶茶下面是火炉,把鲜奶煮开就可以喝了。

牧民一天只在晚餐是正餐,其余的早午餐都是喝奶茶,辅助食物是炒米以及皮冻等小食。这种皮冻是将猪皮熬成胶,经过冷冻后切条而成的。他们的炒米并非用大米炒成的,而是看起来像小米但又不是小米的一种黄米,这种炒米与奶茶吃下去会发胀,所以牧民早午吃这些看似是小食却不会觉得饿。

      最能体现羊肉吃法的应该是涮火锅了。他们的酱料是火锅酱、南乳、麻油等,这跟我们这里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的羊肉来自最出名的羊肉产地–新巴尔虎右旗。

席间,他们聊起了我的行程,按预定计划,我明天去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这是三个自治旗最后一个了。

“其实,鄂温克旗的草原也很美。”白老师让我看了许多照片。

不看则已,看了让我肠子都悔青了:我只知道鄂温克博物馆,却没想到去草原走走。蓝天白云下,一排蒙古包整齐地排列在辽阔的草原上,敖包上的彩带迎风飘动,好一幅草原的美景!

也许只有年长的人才看过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这部由东北电影制片厂1953年根据玛拉沁夫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影片有三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插曲,其中《敖包相会》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玛拉沁夫的小说虽然写的是我下一步要去的科尔沁草原,但敖包相会那一段的拍摄地点却是在呼伦贝尔草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呼硕草原上,也就是说,我当时已经到了那个敖包的旁边!你说能不后悔吗?

不过,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敖包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有气势的大敖包。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什么是敖包。在内蒙古草原上,常常会看到一些山顶或丘陵上,有一处用石块垒起的石堆,一般是圆形或者圆顶方形,上面插着一些幡杆或树枝,这些杆枝上挂着彩条,这就是内蒙古草原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思是“堆子”,或者说是木石土堆。这些敖包最初是草原上的人们作为辨别方向的路标,因为草原太辽阔了,你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堆上一个土石堆,然后你可以告诉别人:“看到敖包再往东。”后来便变成了祭奠的场所。

不过,像影片中那种一大片羊群的情景现在很难看到了,现在都是一户一户放养,规模肯定没有当初的人民公社那么大了。

既然错过了,那就等明天去莫旗看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十九回:论地理堪称优越,讲人情不愧专家

postid
23158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