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岛·鹿港攻略

鹿港的地名由来有好几种说法,说法之一是因为这里以前有很多鹿出没。当然,那是在鹿港还没有港口、附近一片荒芜的时候。

鹿港是台湾第一个由汉人开发的城市据点,发达于乾隆晚年并迅速成为中部第一大港。在清治时期,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说,指的就是当时全岛三大港市的盛况——台南府、鹿港、和台北艋舺。

台湾环岛·鹿港攻略

然而鹿港的优势却因为泥沙淤积而逐渐没落。日治末期,鹿港近郊已经完全陆化,而当时鹿港又被摒除在铁道系统以外,鹿港的发展就此停滞。

另一方面,由于其发展停滞,众多文化习俗得以保留。时至今日,鹿港仍是庙会活动频率及规模之最。罗大佑因此唱到: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台湾环岛·鹿港攻略

鹿港的主要景点有6个:

台湾环岛·鹿港攻略

注:红色线条为景点,比如鹿港老街、桂花巷、摸乳巷。蓝色虚线为步行路线。

 

鹿天后宫

 

鹿港天后宫建于明末清初,号称是台湾500多座妈祖庙之冠,据说特别灵。

 

和其它大部分妈祖庙不一样的是,它供奉的是黑面妈祖——由于妈祖神像久受香烟熏染,面貌由原来的粉面变成了黑面。不过听说后来也有新建的庙宇为了让庙看起来有历史而且香火不俗,而将神像自行熏黑。鹿港天后宫既然从康熙年间就开始被香火供奉,自然是黑面的。

 

妈祖

绝大多数史料公认妈祖叫林默娘,生于宋朝时的湄州,自幼有异能,二十八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出海捕鱼遇到船难,妈祖为了救父亲而丧生,死后得道升天,时常在漆黑的海上拯救遭遇海难的渔民,渐渐成了沿海一带的保护神。

 

明清时代汉人陆续移民去台湾,有很多人在台湾海峡遭遇船难,因此就有人带着妈祖神像做保护神,平安抵达台湾后就替妈祖盖庙。经过300多年,妈祖成为了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台湾号称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39座,内建于明代的2座,建于清代37座。

 

鹿港天后宫不仅仅历史悠久,它里面供奉的妈祖像也来历不凡。在妈祖林默娘出生羽化的地方湄洲盖了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康熙年间重修。据维基百科记载,这间妈祖庙的大妈留在正殿,文革期间被毁,而二妈则被施琅于康熙22年带到台湾,后来供奉在鹿港天后宫。因此现在鹿港天后宫这个妈祖也是现在湄洲祖庙仅存的唯一开基妈祖,其地位可见一斑。

大妈、二妈、三妈……

妈祖一般有大妈、二妈、三妈之分,因为一个庙里面不能只有一个妈祖,万一要请妈祖出去巡街,那庙里岂不就没有妈祖像供信徒参拜了?所以庙里会再刻第二、三座妈祖像。第一尊刻的就是大妈,第二尊刻的就是二妈……以此类推。

 

在我去的这个周日下午5点有一个盛大的仪式,貌似是请天后娘娘巡街,事后我试图寻找相关的仪式介绍&时间表写在这篇攻略里,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果有知道的人私信吧。

 

 

新祖宫(敕建天后宫)

 

距离鹿港天后宫不到5分钟的地方又有另一个天后宫,命名为“新祖宫”,以和“旧祖宫”鹿港天后宫区分开来。这里是台湾唯一一个由乾隆下令、官费兴建的妈祖庙,因此也称敕建天后宫。乾隆51年发生林爽文事件,即由天地会领袖林爽文发动的一场抗清行动,后被朝廷镇压。乾隆帝因此令福康安兴建该庙。

 

 

也因为是官建,门口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就连庙里供奉的千里眼、顺风耳都头戴官帽,脚穿官靴。

 

新祖宫中祭祀的妈祖神像为“软身妈”,意即虽然头手颈是木雕,但是身体是藤编,所以可以转动手脚换穿衣服。

 

 

鹿港老街

 

鹿港老街是台湾最早的老街,它主要由瑶林街和埔头街连结而成。它是传统的闽南式建筑,地面铺设着红色面砖,很多建筑也由红砖建成。鹿港老街保存了早期商店门牌建筑,现在里面大部分都是商店。最有名的两个建筑当属半边井和合德堂。

 

 

合德堂

 

从瑶林街的入口进去大概20米就是合德堂,其主人出自鹿港的书香世家。合德堂最有名的就是里面的读书楼,楼里面没有设置楼梯,只能以竹梯上下,借此让小孩在阁楼上能心无旁骛的读书,读毕以后才拿竹梯下楼。

 

 

半边井

 

合德堂的西边就是有名的半边井。旧时只有富人有钱能凿井取水,因此鹿港的富人将井凿在靠近家中围墙旁,一半井位于围墙内,给家人取用,另一半则位于围墙外,让路人或穷人能够取水。

 

 

堂号

 

鹿港很多人家喜欢给自己取堂号,比如拥有半边井的人家堂号为“三槐挺秀”,我估摸着屋主大概姓王。王家的祖先在宋代曾出了一位名臣王祐(一说王祜),官至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他在庭院亲自栽种三株槐树,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果然成为一代贤相,被封为魏国公,由此也衍生出了“三槐王氏”,成为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

 

后世苏东坡还特意写了《三槐堂铭》,称:“魏公之业,与槐俱萌…郁郁三槐,惟德之符”。所以很多王姓后人,尤其是三槐王氏,喜欢用三槐作为堂号。

 

除了“合德堂”、“三槐挺秀”,还有一家的堂号十分雅致——“二鹿”。台湾号称一府二鹿三艋舺,即清朝的三大港口台南府、鹿港、台北的艋舺。可惜鹿港的港口却因为泥沙淤积而没落了,现在的鹿港已经几乎成为了一个内陆城市。

 

对联

 

鹿港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家家户户几乎都贴了手写挥毫的对联。他们的对联内容都和其店家所做生意有关。在网上看到鹿港前几年的一幅好联,其上下联都是空白,横批“无联(脸)可对人民”。短短6个字,蕴含无数想象空间。这次我大略的转了转,没有看到特别好的对联,可能也是由于现在是过年前两个星期,所以很多人家还没有贴出对联。

 

 

桂花巷艺术村

 

艺术村的所在地,早年俗称为“鱼寮”,是捕鱼的鱼户作业之地,因而得名。日治时期此地区填河造陆并兴建日式宿舍群,供官员、警员、及学校老师使用。1945年后由国民政府接受,2010年5月起正式开放第一届驻村艺术家进驻。

 

在网上看到说前几年闹出了艺术家出走的风波,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但我2017年1月去的时候还是觉得那里略显冷清。

 

这里墙上路边都有很多卡哇伊的涂鸦、雕塑,是个自拍的好地方。

 

 

摸乳巷

 

至于为什么要配这个颜色,大家都懂的……

 

当然是因为这里是鹿港第二大姓黄姓聚落之一!对,就是这样。

 

摸乳巷位于鹿港镇菜园里,因此有人给它配了一副对联:“菜园里里无田种,摸乳巷里无乳摸”,这真是太不厚道了 

 

清朝时期,此巷为菜园里的两个菜园之间的通道,为大户人家的长工经常走的捷径,在这里常遇到日本女性从此巷经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长工与日本女在巷中相遇后,差点触到其胸部,此事在长工圈里传开后,这里从此被戏称为摸乳巷。

 

让这个地方名声大噪的,则是一部戒严时期的情色电影《鹿港摸乳巷》。

 

不过有人不喜欢这个名字,硬要称之为“君子巷”,认为君子会尽量避免触碰到女方的胸部。但从巷子口挂的招牌来看,明显更多人喜欢那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名字 

 

 

龙山寺

 

鹿港龙山寺是一个大型建筑物,被认为是现在在台湾保存最完整的台湾清治时期建筑物。整个庙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筑和雕刻。主祀观世音菩萨。

 

 

鹿港龙山寺为三进二院的建筑格局,由前至后分别为山门、五门殿、正殿、后殿。它仍然保存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时的风格。

 

postid
23220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