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秦岭之巅太白山

 

 

前言
▲▲▲

 

18年暑期西北之行,除了必去目的地青海湖和兰州西宁等城市,我临时还想在行程单里加入一座山峰。在西北名山中,位于陕西宝鸡的秦岭主峰太白山赫赫在列。相对于蜚声中外的三山五岳,它略显小众却拥有独特的魅力。它是一座更适于户外徒步的山峰,户外圈中有北太白南武功的说法;作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一山分隔祖国南北,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拥有第四纪冰川遗迹,随处可见到茫茫石海,而在主峰拔仙台周围,散布着大爷海等六个遗世独立的冰川湖。太白山可作为此生必去的目的地之一,因此临行前两天,我毅然将它加入行程单,并赶紧做好攻略。当然,此行出发因其他原因只有我一个人,并且准备较仓促,我不走鳌太线,也不打算走太白山南北穿越,只走景区推荐的登顶后原路返回的两天路线,并且准备不坐缆车全程徒步。

1

 

8月7日从杭州出发,次日中午到达宝鸡。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经市区。因为打算第二天尽早开始爬山,我打算当天就赶到山脚下住宿。太白山游客中心位于宝鸡眉县汤峪镇,可以从宝鸡、西安乘班车直达,也可以乘班车到眉县,眉县每天有很多班次的公交车前往游客中心。我赶到宝鸡汽车站,得知前往汤峪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时间是下午4点半(和太白上旅游官网上不符)。买完票之后,还有3个小时的时间,我决定去渭河边转转。

 

渭河,你比想象中要瘦

 

 

即便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的水量在这时候也不大,窄出甚至可涉水通过。渭河接纳其主要支流泾河,在渭南潼关汇入黄河。河流可以带来水资源,可以冲击出平原,远古人类就发现河流边适合繁衍生息,因而很多城市依水而建,都有一条母亲河。渭河冲击出的渭河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一片富饶之地。在渭水边,看河流静静流淌,我想到在南方的“母亲河”往往水量足,大多可通航,而在水资源少的华北西北,怕是要搁浅了。

 

回到汽车站,乘坐前往汤峪的班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上约一个半小时后,来到太白山游客中心,建设得挺气派。到达时已经是傍晚,中午有些热,这时候便非常凉爽了。抬眼便可以看到连绵的秦岭山脉,颇有气势,明天将从这里出发到达秦岭主峰。

 

太白山游客中心

 

在游客中心坐了一会,有人过来推销住宿,是山脚下的农家院,还价到70一晚,便乘他们家的电动三轮车去了。这个季节他们都要到游客中心拉客人住宿,拉到一个是一个。农家院是一个两层的小楼,优点是宽敞、安静。安顿好后,我去附近吃了晚餐,并买好了明天爬山的食物和饮水,据说山上饮食很贵,我大概带了两到三顿,带多了也背不动。因为预计返回直接在游客中心乘车,我把旅行全部家当——一个背包——都背上了,将近10公斤。虽说算是轻装徒步,这次也不轻。

2

 

在西北醒来的第一个清晨,天气晴朗而凉爽。在房东家吃完早餐——馒头、鸡蛋,房东把我们送到游客中心。所有的游客必须购买门票加景区交通票,也就是必须从景区开始乘坐景区交通车,沿盘山公路送到索道入口或者徒步登山起点,沿途经过几个景点会停车。景区门票100,交通票60,我在官方天猫店购买的联票共146。这个时候游客很多,景区交通车坐满就发,我取完票实际上等到9点才出发了。

 

两天的徒步路线,我计划乘景区班车到登山起点——下坂寺(海拔2700米),沿登山步道途径上坂寺、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当晚在大爷海铁皮房住宿。第二天在拔仙台看日出,并游览二爷海三爷海,最后原路返回。这个路线第一天比较艰辛,第二天要轻松很多,第一天的任务就是赶到大爷海。

 

登山路线图

 

 

景区班车从海拔600多米的游客中心出发,路上停车三次,第一个停车点是莲花峰瀑布。

 

莲花峰瀑布

 

下车后沿着指示牌往前走,看到一堆游客集中的地方注意一下,抬头一看一道落差很大瀑布从山间垂下来。走近瀑布,感到不同于他处的一阵清凉。这个景点还是值得一看的。再往前还会在世外桃源等地方停车,因为当天我的目的地是大爷海,考虑到行程较赶,在停车点我没有下车,随司机继续上行。但在红桦坪(也就是天下索道的起点)得下车换乘另一辆上行的车,继续行驶到下坂寺。这里海拔2700米,已经远超我之前来到的海拔最高点1900多米。这里是登山起点,我略微调整,准备出发。这时已经感受到不小的寒意,下坂寺游客中心显示屏提示山上温度只有5~8度,我只带了一件长袖衣服和一件薄外套,有点担心,不过想到爬山的时候应该会发热,夏天也不至于被冻死吧。实际上,这为我当晚在山上冻感冒了埋下伏笔。

3

 

下坂寺登山入口分出两条路,左边的一条是某个景点,右边的一条上有一指示牌——“登山起点”,相比于左边的熙熙攘攘,这条路几乎没有人踏足。我估算一下爬升,这里和最高点3767米高差大约1000米,心想这个爬升不算大,无论是五指山、武功山、泰山,还是北京西边的野山、杭州周边的山,山脚到山顶的高差都要超过这个数,这次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吧。实际上,秦岭之巅的这次徒步,一是背负10公斤的背包(加上单反),二是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以上,除了爬升还有很长的沿横切线行走的路程,着实不轻松。

 

第一次带着单反爬山,机身加镜头约重两斤,放在背包里取用不方便,挂在脖子上摇摇晃晃。这次用了一个腰带,携带单反时不影响徒步,方便且省力。

 

相机腰带

 

 

起初是景区修建的木栈道,踩着有咯吱咯吱的声音,爬升同样的高度,走在这种路上最轻松,木栈道也能给膝盖一定的缓冲,但这样的海拔走一段也得歇一段。两旁的植被主要是针叶林,树木不高大,但看起来已经有好长的树龄,植物在高寒的环境中生长缓慢。太白山云雾变换频繁,总感觉它们是湿漉漉的,树下长满的青苔和野花也印证了这种气候。不时看到松鼠在树枝间跳跃,等我拿起相机去拍却找不到了,看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还是保护得挺好的。行走在针叶林间,感受到一种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的,和之前爬山经过的灌木林、阔叶林的感觉是不一样。

 

太白山针叶林

 

 

 

事实上,在这座山脉,还保留着不少珍稀生物的繁衍地,朱鹮此时就藏在密林的哪个角落,秦岭还生活着一种独特的棕色的大熊猫,这里依然是野生动物天然的基因库。

 

依次经过坂寺新村、拜仙台、上坂寺,途中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不一会儿雨势变大,我赶紧把伞撑起来。太白山海拔变化大,有小气候,这两天在山上都遇到了不小的雨,甚至有雷鸣。有雨我不怕,山脉在雨雾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神秘而富有魅力。特别是走在山脊上,更能领略到这种气象万千的特点。所以说有雨雾还是挺期待的,武功山变换莫测的云雾还记忆犹新。

 

走到一个路口,一条路通往山顶——天圆地方,这意味着一段不小的爬升,另一条路从侧面绕过山顶,两条路在自然保护区入口汇合。我选择了后者,为我节省了不少体力,但是会错过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上刻有“中国南北分界点”。如果从欣赏风景的角度,这段风景都可以忽略,真正震撼的景象还在后面。

 

太白山保护区入口

 

 

走到保护区入口,视野顿时开阔,此后基本沿着山脊行走。向两边俯瞰,山脊像一条利刃,从云雾笼罩的山脚拔地而起。山脊两边陡峭、落差巨大,覆盖着的半数是针叶林,半数是石海。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长江黄河分水岭,从山脊两边下去,是两种不同的气候。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被巨大的秦岭山脉阻挡,北方的寒气透不过这道天然屏障。

 

一山分南北

 

 

走在山脊线上

 

 

太白山保护区往前不远就是小文公庙,这里设有外事检查站,过往游客需要在这里登记,并且从这里开始谢绝外国友人进入,据说是里面有军事基地,太白山两天全程我也没有看到任何异国的面孔。小文公庙海拔3470米,这里就有住宿的地方,但是离我今晚的目的地大爷海还有不少的距离。从小文公庙到大文公庙,爬升不多,距离较长,基本走在石块堆成的斜坡上。时而云雾笼罩,前面后面的人都看不见了,时而雾气消散,看到这条横切线蜿蜒曲折,似乎没有尽头。

 

石海

 

 

 

雨势时大时小,而眼前的石海连绵不绝,这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地质景观。当云雾笼罩看不到两侧的环境时,这里竟感觉是施工现场,配上几台挖掘机更像了,当前方山峦浮现,才联想到这里海拔3500米以上,只有少量游客,看不到一点烟火气息,城市还在遥远的地方。

 

高山草甸和石海组成的景观

 

 

不知走了多久,看到前面的垭口有几间蓝色的铁皮房子,这里是大文公庙。大文公庙继续往前有一个很长的上坡,似乎叫作绝望坡。绝望坡的叫法不少山峰都有,大致是这段路线中最长最陡峭的上坡,而大文公庙是大爷海前最后一个可以住宿的地方。我没有在大文公修整,继续向上攀登,这时候已近下午四点,好在这时候西北日落很晚,几乎要到8点,从时间上来说还充裕。从大文公到大爷海,高差不大,但需要沿着山脊上上下下。有时云朵就在你的前方,在你的脚下。

 

云朵始终相伴

 

 

 

有时雾气像一张大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山脊侵袭而来,我赶紧拿起相机,在雾气正好蔓延到山脊时按下快门。

 

雾气漫过山脊

 

 

忽然,爬过一座小山峰,远处几间蓝色铁皮房子进入视线,那估计就是大爷海了。再走进,则看见一汪湖水坐落在山间,终于到达大爷海了!!

 

铁皮房子坐落在大爷海旁

 

 

4

 

在大爷海铁皮房稍作安顿,我看了看时间,下午五点多,太阳还老高着。我决定放下背包,只带了单反,继续欣赏这座高山遗珠。

 

大爷海真容

 

 

 

大爷海继续往前,有一处上坡,爬上这个坡,视野顿时开阔,远处群峦起伏,而云朵像是雕刻在峰峦之上一样,随着夕阳西斜,云彩不停地变化自己的明暗和颜色,并且愈演愈烈。

 

气象万千的云朵

 

 

 

夕阳下太白山神兽巡视群山

 

 

在山顶平台的另一个方向,意外发现坐落着两个相隔不远的湖泊,两者互相呼应,不知它们知不知道,隔着这道山峦,还有一个更大更深的湖泊,是它们的大哥。

 

高山冰川湖

 

 

夕阳终于靠近了地平线,温度迅速下降,山顶吹起不小的风,我赶紧下撤,不然天黑了就不好下山了。夕阳照出长长的影子,印在山顶的石海上。这个时候是八月,山顶的阳光却像是冬阳,没有多少温度,此时和今天早上隔了几个季节。

 

夕阳在山顶印出长长的影子

 

 

回到铁皮屋,这里住宿环境比预想的、比我之前经历过的以及在网上查到的都要差。在这间铁皮房里,每三张架子床拼在一起住五人,上下大通铺,不分男女。大致一数,估计住了一百二十人以上。所有人挤在这里,空气污浊,潮湿闷热,加之有人鼾声如雷,比火车硬座还难受。据说平时50多一个人,旺季70~100,到了这里发现每人150。虽说这里电力供应麻烦,物质运输较难,但这里只有一家住宿,所有来这里的旅客只能在此住宿一晚,老板要收多少一个人都没办法。下次还有机会来这里,倒不如重装露营,环境比里面也好得多。

 

住了120多人的铁皮房

 

 

吃饭的地方在隔壁铁皮房,高山物质供应困难,尽管如此,看到价目表仍然吃了一惊。不过在户外能吃饱就不错了,能吃上美食是几乎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高山能吃上菜就很不错了

 

 

相比而言,武功山的铁皮房子住宿环境要舒适的多,那里离山脚下有人烟的地方更近,可以洗澡,也有时间较长的电力供应,铁皮房子不大却清净,推开窗甚至能看到高山草甸群山连绵——一个很好的观景房。这说明,太白山环境更险恶,更加远离市井人烟,本是无人区,因景区开发使得这里才开始有人踏足。

 

晚上手机没有任何信号,也不能洗澡,天黑了就该睡觉了,此时我开始感到头疼并流鼻涕。晚上在想不知道是高发还是感冒,如果是高反的话,我庆幸的是下山就可以解除症状了,如果是感冒我又该庆幸这正好说明在这个海拔自己不会有什么高反症状。实际上,这应该是当天傍晚在山顶被寒风吹了着凉造成的,症状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才好,下山后在兰州不得不去诊所拿了点感冒药,这也影响了后面的旅途的兴致。第一次在旅行中感冒,下次提醒自己,千万别着凉了,一旦生病了真的什么都不想做了。

 

5

 

早上4点半就被吵醒了,因为很多人要看日出,我也有看日出的打算。一醒来发现自己仍旧头疼欲裂,加之流鼻涕,挣扎着不知道要不要去看日出。很多人都起来了,已经睡不着了,我索性穿好衣服,发现自己还能支撑着,顿时生起了一点看日出的兴致。西北的日出这时候要6点以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带好相机、食物、手电,也出门了。

 

天色已经比较亮了,此时月亮还留在天上,月色照着平静的大爷海,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时候的大爷海像一面镜子,印着星辉,印着山峦的倒影,是太白山最美的梳妆镜。

 

晨辉下大爷海似一面镜子

 

 

登上拔仙台需要爬上石海堆砌的坡,同样的路程,今天比昨晚要艰难的多,我走几步就要歇一下,只想快点爬上山顶。只感到天色越来越亮了,天边已有一道耀眼的红晕,很是壮观,其实这时候朝霞美丽程度不逊于日出。我一边在石块中找路,一边看时间留心着不要错过日出,终于,登上了这个坡的顶端,距离拔仙台只有一段平路。

 

拔仙台,海拔3767米,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最高点,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的最高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一座小小的山头就足以俯视东部诸名山,但是太白山从海拔600多米的山脚拔地而起,巨大的高差带来的是震撼的视觉体验。植被呈现出显著的垂直分布,从山下的阔叶林到山腰针叶林到山顶的高山草甸,像是天然的植物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间气候变化无常,云雾来了又去;海拔的隔离、连绵群山的阻隔,使得这里生存着稀有的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最终只能在秦岭深处偏安一隅。

 

站在拔仙台东望,即将迎来一轮日出。这时候早有不少人聚集在此,拔仙台地势险峻,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几根木柱子围住,人群稍微拥挤,就可能有掉下悬崖的危险。我没有从木柱子边经过,而是选择了一处人少有石围墙的地方,这里安全得多,我看了看时间,大概静候几分钟就能看到日出。

 

拔仙台,青藏高原以东最高点

 

 

秦岭之巅看日出

 

 

 

早晨的天气很好,阳光特别灿烂。看完日出,除了有点冷之外,心情还好,身体也没有那么不适。我回到铁皮屋,慢慢整理自己的行李。我几乎是铁皮屋最后几个出门的,今天的行程比昨天轻松多了,几乎都是下山,而且出发比昨天早很多,看来下午可以很早就能到达山脚了。

 

相比于昨天云雾缭绕,今天看到的能见度高得多,远处白云朵朵缠绕在山头上,像是互相攀比着装饰。走在山脊上,遥望远处,山峦层层叠叠,因远近呈现不同的阴影,一直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城镇,秦岭山脉的气势顿时显现。如果直接从视线所及处徒步下山,不知要走多久才能走出秦岭。

 

连绵群山一览无余

 

 

 

身体不适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我只想快点下山,走走停停,慢慢踱着步子。和昨天相反的顺序,我数着依次经过大文公、小文公、保护区入口。看起来不远,实际上也要走好久。终于走完了石块路,走进了木栈道,这时候进入的是针叶林,忽然,几只色彩斑斓的血雉出现在视线中,看起来不善飞,也不是很怕人,只有我靠的很近时才从树下遁走,这是在太白山邂逅的有灵性的生物之一。

 

几只血雉进入了我的视线

 

 

走到山腰,天色渐变,不一会儿飘起了几滴雨,太白山小气候又呈现出来。我赶紧把伞拿出来,果然,不一会儿,雨势渐大,我不得不冒雨沿着木栈道下降。路上遇到的大多是上山的游客,他们披着雨衣,上山的速度甚至比我下来还快。不时地有人问我还有多久到达,我只好善意地告诉他们,很快了,前面不远就可以休息了,心里却在抱怨,感觉今天下降的路程怎么这么漫长。

 

下午两点多我才走到了下坂寺乘车点,坐上了一辆返程车,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景区的交通车把旅客从山脚拉到海拔2700多米处,登山的路途仍旧艰难。试想,如果没有交通车,登太白山的路途要艰难许多倍。诗仙李白有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可见其气势。这次爬山,和我之前的经历相比,爬升和距离都不算很大,但是疲劳程度不小。北太白,南武功,武功山以大面积高山草甸为一绝,而太白山胜在高海拔带来的独特景观。虽然少不了一场劳累,太白山也不虚此行!

postid
232111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