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今天的行程是从甲居藏寨出发,途径高原草原也就是塔公草原地区,最后抵达川藏线入口的神奇小镇新都桥。考虑到在塔公草原路遇的鲜为人知的寺院与魔幻的新都桥,今天的游记就愉快地切成两部分来写。

墨石公园是被小Red书和某音捧得红红的「网红地质景观公园」,这一、两年我对「网红」这个词的厌恶程度溢于言表,所以对这家公园,我怀有非常纠结的心态。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的行程策划师阿郝已经预约好了公园的门票(并付了钱),我的原则向来是在他勤勤恳恳的时候不泼冷水。所以只能顺从地表现出对墨石公园的好期待耶。

出发前有趣的事情是遇到了(大部分)由我在M厂的前同事们组成的旅行团,他们原来就住在我的楼上,正上方的那种。前一天午夜我在民宿房间里听到一群人吵吵闹闹地回房间,原来就是他们。他们的行程经历了我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危险,以至于在民宿道别的时候,我忍不住再三和他们说,要注意安全啊。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中国熊猫大道

G350国道中,东起宅垄镇(近小金县)、西至炉霍县的这一段V字形的公路,被又命名为「中国熊猫大道」。这是个被我们这样的路人看起来,十分厚重的命名。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这条大道经过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因而得名,但实际上卧龙位于小金县的东侧。至于名字怎么来的,恐怕一时半会儿我也考证不到根儿上去。不过,对于这条公路是一条当地优秀的景观大道这一褒奖,我个人表示认同。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中国熊猫大道」的全景图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从甲居藏寨离开以后,我们很快就进入了G350国道也就是「中熊道」,路况和昨天经历得差不多,好在车子不多,每一个遭受了落石撞击或被水流摧毁了路基的塌陷都能被很容易地避过。我老也忍不住去想一个问题,不止四川,国内外很多地方为了避免山体落石,都会使用一些日渐先进的装置,来保护在山脚下的公路和村庄。公路上我们曾经为自己头顶拥有高大的金属防护网而感到安心,也因为看到一块看起来体积没想象中那么大的落石能把防护网砸到整个儿歪倒、扭曲起来的惨状而感到头顶发寒。其实相比石块下落时的破坏力,这些看起来再坚固的防护网也只是螳臂当车。

沿途还有被落石击中的民房遗迹、被河水冲坏地基倾斜着立在路边却仍然有人生活并且经营铺子的三层小楼。如果落石是长期无法避免的随机自然灾害,那为什么仍然要冒着毁屋的风险继续生活在这里的坚持但转念反思,这不过是恰巧路过此地、只能瞥见最显而易见的外表的路人傲慢的揣度罢了。

这里的生活对我而言太遥远了,遥远到想要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构建在此地生活的线索与感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路过的人儿,闭起嘴巴来好好看风景,指手画脚的蠢动自己负责憋住了。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雅拉雪山是雅拉河的发源地,地处丹巴、康定、道孚的交界处,海拔将近6000米,由于周围更靠近高原平原,所以是一座很容易被看到的雪山,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神山。在不久前,雅拉雪山被当地圈入了风景区之内,如果想要更靠近雅拉雪山脚下,就要付费进入景区。如果从保护的角度,倒也算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况且景区还推出了假期免票的优惠。

不过车子辅一驶入停车场,我和阿郝就被3500米的海拔高度斗败了。扶着车门感受颅腔里如同擂鼓一般的疼痛,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两只菜鸡彼此无奈地隔车对视了一下,心照不宣地放弃了进入雪山景区的念头。好在这个景区的设计,加上今天格外晴朗的天气,即使站在停车场里,也能非常清楚地看到雅拉雪山的山峰。沿着公路继续前行一个转弯之后还有视野更好的、观看雅拉雪山山峰的观景台。占了便宜以后不由得发出「是个邻居家都比景区里看得清楚」的感叹。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墨石公园

闻墨石公园原先是无人问津的地质公园,因为开始营销「网红拍照」而迎来爆高人气。我对墨石公园的好奇,则源于对些黑不溜秋宛如煤矿的石林底是些什么东西的好奇。接下来的科普可能略显枯燥,我更无奈的是,大约公园已经铁了心网红景点」,招牌上的「地质公园」大字下的科普责任变成一句「道孚八美」、一句「中国地质百慕大」匆匆概括。以至于我为了寻找答案,连1987年的文献都翻出来了。

此地黑色的岩石形成的石林,在地质学上根据定义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果从构成石林的岩体性质特征来说,它被称为「糜棱岩」。这种岩石的形成有赖于穿过道孚县的「鲜水断裂带」,活跃的断裂带在数以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断挤压、剪切岩石,使岩石发生了破碎、糜化。尔后,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处于交界处的糜棱岩露出地表。胶结疏散的岩土由于流水的冲刷、重力、风化等原因,慢慢形成了今日的黑色石林景观。糜棱岩在道孚县乃至炉霍县的鲜水断裂带沿线,都有广泛的分布。但是,能形成石林景观的,仅八美镇一带。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在沿着「中国熊猫大道」刚进入草原地区不久,路边也随处可见糜棱岩的山体,只不过不是石林构造而已。

所以说,墨石公园的罕有,的确是有底气的。准备进入公园停车场的车子在G350国道上一字排开,幸好我们已经换好了门票,才能直接长驱直入。这是我在今年疫情自肃开始,见到人最多的一次。约莫得有6、7条队在公园大门前一字排开,有排队入园的、有排队买票的。一部分由于入园后要直接搭乘接驳车,运力不足的缘故导致了入园缓慢,另一部分原因是大部分人都一边排买票、一边排入园。缺少工作人员的疏导,完全不知道该排在哪条队后面。我跑前跑后地侦查,最后林业武警小哥哥一句「拿到门票的直接进」把我们拉入了快速通道,坐在接驳车上回头看着挤在一起的人群,一阵精神胸闷。

接驳车长驱直入进入了山背后,接下来要步行进过一条向上的步道。景区里是一条「单行线」,出入口仅隔几百米,但是游客由山上至山下基本不需要走回头路。对于一众端着氧气瓶随时准备吸氧的游客而言,算得上十分友好。从进入步道开始,墨石石林的景观渐渐出现在眼前。这个季节的山区草甸是墨绿色的,石林并不是漆黑一片,而是深灰色,除了蓝天,此刻满眼都是相互交织的灰色与绿色。即使没经过处理的照片,也能记录下一派人间奇景。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fujifilm X100s原片直出未调色

石林像奇石的盆景,由于糜棱岩的独特形成原理,这里的石林相对于其它岩石,其实是柔软的。它们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各自形状。不同的形状可以代表了石林不同的「发育阶段」:沟槽状的比较「年轻」,而尖棱状的则已经进入衰亡期。不过这些在游客眼中,都是背景而已。人们站在平地上不断地向它尝试着靠近。密密麻麻的游客此时在眼中只是一个个弱小的黑点。我倒是很喜欢这个观景台,藏民在观景台吆喝着穿藏服骑马的体验,吃不住高反的人们坐在亭子里缓神儿海拔超过3000米,尽管视野里并没有高山,但我们相当于已经身处高山山顶。若不是前方只有下山的一条步道,我和阿郝怕是又要打起退堂鼓。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 fujifilm X100s原片直出未调色

靠近石林以后,除了能肉眼可见岩石上的纹路与痕迹,还能近距离欣赏一场网红拍照大赛。或许只是本地特有但还没被稀罕成国宝级别,墨石的岩石是可以触摸与踩踏的。于是大家各自施展三百八十班手艺,地质自然景观逛出了人文景观的味儿来。

总体来说,我觉得墨石公园是一个粗糙的景区。整个公园的设施等同于不存在,除了修建了步道之外,以及在景区里修建什么越野卡丁车这种相当粗暴的游乐设施以外,也很难见到来科普或维护景区现场的工作人员(执勤的防火武警倒是有不少)。再来川西,我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绝不会再为这个景区花一份门票钱。自然景观固然是川西的瑰宝,圈为景区加以保护与管理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圈地却没有能好好地运营,使得令人头疼的管理成为了阻碍风景魅力的绊脚石,那可真是大煞风景本煞了。

■  一个彩蛋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参考着在线地图来确认当时的线路和地名,无意中发现我们路过的甘孜地区,如果把地图切换成地形模式,看到的景象非常漂亮。大地的纹理被非常忠实地记录下来,一张图中,它像是叶子的脉络,但是身在其中,它却是令人生畏的崇山峻岭。过于令我这样地理知识匮乏的人儿感到心灵震撼了。

 

川西的旅行·叁 | 星球行脚
postid
231703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