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拉萨一日游
近期的社会热点都异常沉重,不论是铁链女还是俄乌冲突。好似所有的订阅号一时间都在写相关的推送,朋友圈里也充斥着大量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争辩。它们渗透进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扑面而来,躲无可躲。个体情绪就好似暴风中的一片枝叶,被如此身不由己地裹挟着。

希望这篇游记能为你带来片刻的宁静,在持续的压抑中得以喘息。

这篇游记里,我会主要基于2018年8月20日那天的经历,介绍在拉萨旅行时的诸多见闻以及收获的摄影作品。
之所以说主要,是因为至今我已经去过了三趟西藏,而这都必然绕不开拉萨,所以其中也穿插地使用了一些我在2021年再次到访时的素材。
虽然拉萨或许不像我之前游记中的那些目的地那般“遥远”,但我相信,即便来过这的游客不计其数、市面上的游记多如牛毛,甚至你或许都已经亲自来过,这篇游记依旧能带给你一个全新、与众不同的视角。

目录

  • 日出|布达拉宫广场

  • 上午|布宫游园

  • 下午|大昭寺 & 八廓街

  • 傍晚|药王山的另一面

  • 入夜|《文成公主进藏》

  • 全力地迷失|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旅行


目录中的流程完全是我18年那一天的安排,甚至有所保留——当天早晨我们6:30左右便摸黑出门,直到午夜前夕才返回住处。全程没有搭乘任何交通工具,仅凭借双腿,足迹路线遍布几乎整个拉萨老城区,不可谓不暴走。


想起来在此之前我还跟队友说当天的行程会非常养老,哈哈哈。


01

日出|布达拉宫广场


我认为,来到拉萨最先应该体验的,便是在布达拉宫(后简称布宫)正前方与之同名的广场上欣赏一场日出。

至于具体位置,大致有三个选择。首先是正前方广场空旷地带,虽然视野毫无遮拦,但光秃秃的大理石地面显得整个景致有些单调,因此许多游客会通过在上面撒一壶水的手段人工制造出镜面倒影来拍照。以至于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笑话:布宫广场的地面,即便再大的艳阳天也从来晒不干。

但拍拍合影还是很合适的;2018年
第二处是药王山观景平台。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在这个角度上山体轮廓最为分明,并有一座白塔和街道佐以前景。

作为现行5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取景点,这里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游客们最趋之若鹜的地方。

从下方看过去

并且,每个人都会在此掏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50元纸币,一手将其对折、一手拿着手机,试图将实景和画面尽可能地贴合以拍照留念。实乃一场大型刻奇行为。

我也不能免俗;这张使用了景深合成。

平台本来面积就不大,因此在最“紧俏”的时间段里,游客摩肩接踵,甚至会拥挤到连相机脚架都摆不下来。


这种人多带来的烦躁感自然是很拉低旅行体验的。那有没有一处不仅角度很好、同时又人少僻静的地方呢?

这便需要来到我想极力推荐的第三处,位于广场另一侧的一口池塘前。

夜景

这儿除了一座小亭子,四周种有很多树龄数十、甚至上百的垂柳,它们共同构成丰富的前景。


为什么一定要在布宫看一场日出呢。


首先是人少


这一整片广场,在日常时段都需要排队通过安检方可进入。但在日出这么早的时间里,连安检处的门卫都还未到岗上班。即便在旅游旺季,四下也清净无比,只能间断地听到士兵们晨跑时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从远处传来,完全没有之后的那般熙熙攘攘。


周围仅有零星的藏民,正朝着布宫的方向磕着长头,前后持续少说有十来分钟。这一站一趴看起来动作幅度也不小,算得上是他们的晨间锻炼了。

下图这个呢,第一眼远看时以为也是在磕头。端起长焦镜头拉近一看才发现,是一位老哥在殷勤地给女生拍照。
或许两种行为并没有多少本质上的不同吧hhh 
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日出时天边金色的曙光洒落在布宫乳白色的墙壁上,即便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圣洁」一类的词语和这幅场景联系在一起。那一瞬间,我和队友们都有些热泪盈眶。
摄于2018年8月


之后我在2021年第二次前往时,又在同一取景点拍摄了一幅。

偷拍 👀


画面下方入镜的是一对夫妻,后经交谈得知他们刚刚结束长达一个多月的徒步从其位于川藏地区的家抵达此处。


虽然从画面内容的角度而言我更偏爱第二张,但烙印在第一张中初见时的那股感动却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


以上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旁边一家店面不大的本地餐馆里吃个早餐。

本地到什么程度呢?我总共去过这里三次,每次整个座无虚席的厅堂内都只有我们一桌汉族人,四周热烈的谈天说地也都是在用我们陌生的语言进行着。初来乍到那次,甚至感觉全店的人都在用余光打量着我们一行人,还有点小紧张。

21年第二次到访;店面总面积大约是图中的3倍左右
这也算是一条旅游小经验吧——如果来到某一餐饮场所,发现里面本地人占大头,那肯定来对地方了。因为这表明回头客占这里消费者的大头,并且,旅行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得尽可能最local的体验。

但相反如果发现全是游客,那十有八九意味着自己来错了地方,在此消费不过是待宰的羔羊、待割的韭菜。

比如我17年在欧洲旅行时就发现,一家菜单上只有当地语言的餐馆综合来说大概率是优于同时有英文菜单的,而如果碰到一家还有中文菜单的那必然是立刻掉头走开。

18年;桌子上摆放的一个个保温壶里装的是甜茶


在入口处点完菜后,店员会交给你几副写满了藏语的牌子。猜测每种分别对应了一份菜品。其中有的是要凭牌子去固定窗口兑换取用;有的则可直接放在桌子上,会有店员主动前来查看并上菜。


有一些藏区特色食物我想推荐一下。首先是藏面 ,和内地用面粉做的不同的是,它是用青稞做的,口感上会大有不同 。一碗只要5块钱。

最想推荐的,必须是这边的土豆。印象里高中地理好像有讲过,土豆这种作物适合生长在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的地方,这样其淀粉含量会更高。高原在这方面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看起来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烹制技巧,仅仅是简单的油炸,便能获得非常优质的口感。
饮料主要是甜茶酥油茶,按壶卖。印象里我们五个男生当时一起点了一壶20块的,早餐全程吨吨吨地使劲喝都管够。
我个人更偏爱甜茶,很多人觉得味道和统一的阿萨姆奶茶很像。酥油茶则是偏咸口。
类似这样的茶馆遍布整个拉萨的街头小巷,扮演了非常丰富的角色。

不一定是早餐,每当你感觉口渴、或者单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暂时地躲避一下白天那有些炙烤的艳阳,随时都可以就近找一家进去坐坐。这一点上它们和内地的咖啡馆相当。

甚至在一些公路两旁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情况下又像是服务区。

摄于从拉萨前往羊湖的途中

当时在这家茶馆中发生过这么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或许是我们这样一伙汉族小伙的到访不太常见,店里一位大叔对我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首先,同作为顾客而非店员的他,打我们刚坐下来开始,他就过来送了许多包餐巾纸(场面脑补土豪往桌上甩钞票的场景)。


后来的闲聊逐渐演变成一堂有关民族团结的思政课,诸如“56个民族要互相团结,如果互相猜疑,下场看看隔壁的苏联就知道了… 只有团结才能超过美国…”等等。

离开前又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一张明信片。


心行善,世吉祥,心和路宽;反面还有“和为贵”


“希望你们回去后,不带有色眼镜地把在西藏看到的传达给你的同龄人们”。告别时他这样说道。


我在此将这段经历原模原样地展现给大家,也算是兑现我的承诺吧。


想起来在这第一次进藏之前,有朋友和我打趣地说会不会遇到藏独分子。这么前后一对比,令人不禁哂笑

后经询问其手里捧的是一本藏文创始人的著作


21年我又前往了一次新疆,很多经历令我意识到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经常会指责西方对于我国这两个特殊省份以及其下民族的扭曲,但反过来自省,其实我们很多内地人士对它们,由于缺乏了解同样也充斥着神秘、甚至歪曲的刻板印象。


我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像自己这样有机会三番五次地前往西部这些地区,那么“不带有色眼镜地把我看到的分享出来”就成了我的一项义务。


02

上午|布达拉宫游园

此处说的游园,首先指的是进入布达拉宫内部参观。

游客们需要沿着正面那些阶梯状的墙体外部栈道拾级而上。毕竟,你不可能指望在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里有电梯,或者能开车上去。

拉萨的海拔大约是3600米。以我的经验,差不多从这个海拔开始,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高原低氧环境给身体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在爬坡时最为明显,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喘气前所未有得沉重。

所以,游览布宫也成了很多人来高原后的第一道槛。

在等候进入时,一旁屋檐上垂挂的香布在风的拂动下好似波浪

但参观本身其实非常流程化,没什么讲头。而且由于进入内部后不允许拍照,记忆也早已消散。

我想重点介绍的游园,是布达拉宫山脚下的周边区域

首先,有一条环绕其的转经道,在其一侧的墙壁上布满了转经轮。哦对别忘了,在藏区类似的环形路上,都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包括转经轮,也要按顺时针方向拨转。


很多人手中也会拿着一顶便携式的转经轮,边走边转。

可以看到路上虽然人流密集,但却以当地藏民为主。

此时正值旅游旺季,我在此之前刚刚结束了西北青甘环线的行程,那条线路上人山人海的游客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仍挥之不去。

固然西藏的海拔对很多人而言构成了一个门槛,但在这么一个热门景点周围,游客少、本地人多的场景还是挺出乎意料的。
必须承认的是,布宫前后是高度不对称的。背面不仅建筑少很多,也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比正面单调、朴素许多。

池塘里养了很多鲤鱼

这或许是大部分游客匆匆路过四周其他区域、直奔布宫正面原因。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背面其实是丰富、多元化的;正面却反而是单一、乏味的。
固然布宫在藏民心中是神圣的,但它绝对不是壁垒森严、不可接近的。比如像英国皇宫,四周只有游客不管如何浑身解数也无法逗笑的卫兵站着岗。
位于布达拉宫背面的宗角禄康公园,是充斥着烟火、市井气的。
比如正后下方,就有一处公共的健身器材区。
还有大白天跳的“广场舞”。


遮阳篷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了怎么办?没关系,随便附近找一块阴凉地,跟着音乐一起跳就行了。


公园里除了转经轮、白塔这些标配元素,还有一些画风相对“现代化”的雕塑,和背景里的上千年历史的建筑,或是冲突、或是违和,但却一体。


走在如此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里,我不禁会想,倘若正面的广场是属于游客的,那背面的公园则是属于本地人。
04
下午|大昭寺与八廓街
即便没有来过西藏的人,也有概率听说过朝拜这一习俗:藏民们从他们的家门口出发,朝着拉萨的方向一步一拜。
下面这张GIF记录了一个等身长头完整的动作,朝拜者一般都会在手掌绑上一个滑块,有围裙、护膝减少对衣物的磨损。
在拉萨周边地区的公路旁,就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朝拜者。
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他们朝拜的终点并非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

大昭寺门口外的一片广场

经导游介绍后得知,仅仅是抵达大昭寺也并非朝拜的终点。他们还需要在寺前原地继续,直到再磕满(好像是)十万个头,方算修行圆满。

所以,曾经在大昭寺的入口处,单独有一块区域被辟给他们专门做这件事,在其一旁便是游客入口。


可以看到每个人有一个小床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生活物品。
他们大多在40多岁时踏上这样的一趟朝拜,一来此时积累了足够的经济条件,且下一代已经独立,二来此时尚足够健康,再晚身体骨就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想必这项传统已经存在并持续了非常久的时间,但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疫情开始后,这种“聚众行为”显然是不被允许的。直至我2021年暑期第二次到访时仍未恢复,曾经那片区域,现在显得空荡荡的。
我不禁好奇,疫情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显然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对类似朝拜这类民俗活动的影响,至少并非是广为人知的。如果有人文社科的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田野调研想必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大昭寺内部

这儿最重要的一件文物便是释迦摩尼12岁等身金像

很有意思的一个趣闻是,僧人们会经常在这尊金像上图刷金粉以表祈福。但这些金粉在其上日积月累,佛祖便会“发福”。所以需要定期对金像表面进行清理,以为其“减肥”。

看来,无论是谁都逃脱不了长胖的宿命,即便是佛祖。

2021年时在拉萨看到的防疫宣传标语
参观本身我想不到有什么可以特别介绍的。不过,和布宫一样,寺庙内部由于缺乏有效的通风系统,酥油灯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会在几乎密闭不透风的室内积累无法散去,可能会带来不太好的体验。

大昭寺前的一个平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寺庙内供奉的酥油灯

八廓街本身建筑的画风,包括配色和装饰元素,就像是一片市井版本的布达拉宫。

如果你希望拍一套藏服写真作为纪念品带回去,这儿显然有非常多的选择。


如果你是女生,或者像我当时去拉萨时这样留长发,那你走在八廓街里,就几乎一定会有藏族阿嬷来问你要不要编藏辫

大致原理是把一根彩绳和一小撮头发绑在一起。

我的头;正在施工中


这的确和脏辫有点类似,而且发音也几乎相同。不过脏辫应该是非洲/黑人的玩意,而且并没有中间的彩绳,所以最终的视觉效果相比之下会逊色很多。除此之外,藏辫也有更多精神世界上的意义。


收费大致是每3-8元。虽然看起来好像也不贵,但架不住量多呀。倘若碰到手速起飞的阿嬷,弹指间便能编出三四十条,这一下就是一两百块出去了,还是会挺肉疼的。所以最好提前讲好辫子的数量。


本来我们以为,只有我们这种内地游客才兴这种玩意儿。

但非常出乎意料的是,之后我们发现在西藏其他地方碰到的本地藏民也是如此。

比如21年我们在前往山南市库拉岗日途径洛扎县色乡就餐时,一位店员阿姐就对这个表示非常感兴趣。
正好心里手巧的伍lt此时已经学会了编制的方法,便热心地表示也可以帮她编几根。
但由于当时我们手上都没有彩绳,所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即从我们每个人头上各拆几根藏辫凑给阿姐。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个感觉,及全国各地、不论文化基因差异有多大的古城,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以至于陷入一种“古城ptsd”。
这种高度同质化是商业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个副产品。
我在网上也读到过反对对拉萨古城统一化整改的文章,但那是13年的文章,比我第一次去还要早上几年,曾经是什么模样、这前后的差异又如何,都是我没有机会体验的了。
但或许是由于藏区本身的文化基因和内地差异过大,所以即便是被“整改”过后,依旧和内地千篇一律的古城相去甚远,所以还是值得一逛的。
21年到访时,能明显感觉到短视频工作者的数量相较3年前增多了不少。

04

傍晚|药王山的另一面

前几小节中介绍的,都是每位到访拉萨游客的必去景点,远近闻名、老生常谈。


但除此之外呢?是否存在一些蛮有意思、值得一逛,但静谧、甚至人迹罕至的地点呢?


这种出于在某一时刻独享某一场景的愿望,在拉萨这种人声鼎沸的旅游城市,是否可以实现?亦或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我要告诉你,这种地方是切实存在的。


而答案,往往就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尽在咫尺,但却不断被忽略。


还记得我之前提及药王山吗,就是布达拉宫观景平台所在地。

日出时的药王山


可以看到,整个山头其实并不算小,但可惜的是除了那一处小小的观景平台人流如潮以外,其他部分都几乎一概无人问津。


那天下午,经过一连串的辗转腾挪,我们误打误撞地来到了这座小山丘背对布达拉宫的那一面。


在最外侧,有雕刻在一整面山体上的壁画,包括了佛祖和他的一众弟子。几位大叔正对其做着朝拜。


一旁的室内点着数不胜数的蜡烛,它们的火焰随着微弱的空气流动而做着小幅的摇摆。

慢动作拍摄转gif


继续往里走,路两旁随处摆放着用于祈福的鲜花盆栽和刻着箴言的石碑。


在小巷的最深处,是一座千佛塔。同样是释迦摩尼和他的弟子们。



去的时候只有几位当地人在做朝拜。其中有一对母女,画面中央呈跪姿的是其中的母亲,女儿则没那么老实,在前面上蹦下跳地到处跑。

一只路过的咕咕正在看佛像


临走之前拍的最后一幅。



在这幅图中可以看到在刚刚所有遇到的人,比如在唐卡前朝拜的大叔,和千佛塔前的母女(台阶上白色短袖的二人)。原来朝拜时用的垫子甚至都是她亲自抱来的。


这个地方非常难找,深藏在房屋之中,街边仅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此处。全程没有看到别的游客。


显然这里并非一处“景点”,但是否值得一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这样类似的地点可能在拉萨古城区不胜枚举,只是有待探索发现而已。


05

入夜|观看《文成公主进藏》

入夜后,除了继续夜游布达拉宫以外,还可以选择观看一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进藏》。

入夜后的布宫;街道两旁有大量的花丛
因为是在一处露天剧场,演出需要灯光配合,所以这个演出只能在每天入夜后进行。

这里距离布达拉宫有点距离,相比打车前往,我更推荐的通勤方式是在路边找一辆共享电动车🛵 骑过去。有一段路是沿着拉萨河,傍晚时分,迎着河风,说不定还能看着晚霞,和几个朋友一起“骑着心爱的小摩托”。

从购票处需要爬一段并不短的台阶方可抵达剧场,即便这段爬坡可能会令你有些喘不上气,但在进入剧场之前也别忘记回头——在这里能够隔着拉萨河眺望对岸暮色之下的布达拉宫。

用了200mm的焦段拍摄;实际上相隔甚远

说实话我起初其实只是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来看的,对舞台效果并没有多少期待,而且我对这种艺术形式本身也不是很欣赏得来。


但现场着实还是惊艳到我了。首先,有体量巨大的立体舞台布景。


比如第一幕“大唐之韵”中的大明宫。场景起先在漆黑一片的舞台上完成搭设、人员就位,最终突然灯光一亮,金碧辉煌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还有比如第五幕“藏汉和美”中的布宫,和1300 多年前的拉萨城街景——布宫本身系松赞干布为迎娶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而带领吐蕃百姓修建。


从刚刚的两张图片里也可以看出来,演出的一大特点便是“规模宏大”。


此前我看过的舞台剧,由于场地有限,演员一般顶多几十位。但《文成》至少有近千位演员参与。


但这绝对不是为了数量上的粗暴堆砌以支撑舞台效果、或掩盖粗制滥造的细节。


排除其中融入的藏族歌舞这些不太容易通过静态画面展示的艺术形式,可以从服饰道具、舞台灯光上管中窥豹地看出其在细节方面下的功夫。


这些细节在演出现场其实并没有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直观的印象,直到回家后翻看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才被二次惊艳到。


比如,前文里提到现保存于大昭寺内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金像,便是随文成公主及其送亲队伍一同从长安千里迢迢前往西藏。这一历史也有在剧中有所展现。

舞台人工造雪的场景


富的“道具”还包括大量的动物,比如马匹、羊。



05

全力地迷失|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旅行

游记的部分到此为止,这一小节里,我想试图借这段经历来阐述自己的一些旅行观念。

或许不少读者会认为,我在去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孤独星球、旅行论坛、等等,做了非常详尽功课,追求分秒必争、毫不浪费,从而最终诞生了这份安排满满当当、精确到小时的计划表。

虽然我有做充足准备的习惯,但这和事实相去甚远。
在我18年第一次前往时,只有游览布宫大昭寺两项活动是事先确定好的,其他所有都是随机事件。
比如看日出的那片池塘,我事先并不知道其存在,是临场发现的。

我也并非事先查好,附近有一所藏茶馆正好看完日出后可以吃早饭。只是逛着逛着发现了,正好饿了进店瞧瞧。看起来不错,便坐了下来。

还有药王山的千佛塔,我们事先也并不知道,是茶余饭后和当地人闲聊时被告知的。我们有的不过是对方一句简短而模糊的指引,便一头扎进大街小巷中穿梭以寻觅。

如果你在一些旅游论坛上搜索药王山这一关键词,你会发现下面所有游客留下的记录都不过是在那一观景平台的打卡照。别说我们在后山发现的千佛塔了,就连距离平台不足百米的一座小寺庙也没有。

好似热门景点的“光芒”过于耀眼、夺人眼球,掩盖了周遭的一切。

人们称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旅行为“旅行4.0”,即相较于以人手一本《孤独星球》这类攻略书籍为代表的旅行3.0,区别在于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成了旅行指南的创作者,海量的平台和存储空间让人们有机会事无巨细、图文并茂地分享旅行中的一点一滴。

同时,我们好似又可以近乎无成本地接触到所有这些资源。

这会给人一种全知全能的错觉,但事实上不过是作茧自缚、自我设限——人们误以为攻略中囊括的便是世界的全部,因此不再主动去探寻任何那些没有被攻略提及、推荐的地方。

这极大地阉割了人们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的欲望。

而充斥网络的游记,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千篇一律。

除此之外,人们也丧失了和当地人沟通、互通的动力,宛如他们都不过是游戏中的NPC(non-player charactor,非玩家人物角色)。

毕竟既然自以为通过互联网已经实现对目的地了如指掌,那为何还要费时去跟当地人打交道?

有人说,正是《孤独星球》成就了这颗星球的孤独:“不游览任何书里没有推荐的风景,不去任何书中193页里没有提及的地方,不跟本地人说话,不解释新的朋友,多么孤独的行程”。
几乎每个小节,我都花了大量笔墨描述同当地人的互动、对走进他们生活的尝试、和在推荐景点之外的探索。
纵使有些漫无目的,我才得以见他人之所不能见,事后证明收获颇丰。

为了有所发现,我们往往需要先全力让自己迷失。

我从来不希望写纯信息的“攻略”类游记。在草稿中,我其实原本写了不少当地我去过各色各样的餐馆。但最终都删除了,只保留了文中提及的那一个藏茶馆。

之所以写了这么多,并不是希望读者用相同的行程把你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与其把这当作一篇攻略,不如将其视为一篇指南,一篇有关如何在城市中探索、发现、从而收获惊喜的指南。

我希望你能读完我的这篇游记,但更希望你读完后能忘记它,然后走出自己的路。

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转锦鲤,那看在这布达拉宫下池塘里成群的和胳膊一样粗的红锦鲤,难道不转发分享一下吗?

postid
232820

Leave a Reply